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王”朝的背影
2012-07-04      作者:好买基金执行董事、总经理 杨文斌

公募基金业少了一面旗帜,对此我们应有怎样的思考呢?杨文斌 好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传奇落幕

王亚伟离开华夏基金了,这次是真的。从中信证券接手华夏开始,传言就没停过。此次传言成真,传奇落幕。管理华夏大盘6年多时间里,该基金净值增长近12倍,如果从王亚伟最早管理的兴华基金算起,用复利算法,则增值28倍,累计共13年,年化收益率27.5%,这个业绩相比彼得.林奇管理的麦哲伦基金13年29.2%的年化收益率和欧洲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在近30年20.3%的年化回报率也不遑多让。我是在1998年华安基金的时候就认识了王亚伟。王亚伟其貌不扬、为人低调、没有花边新闻,但收到如此高的关注度,其背后其实触及到了资产管理的实质,就是要为投资者多赚钱。正是“最赚钱的基金经理”效应,让普通股民、基民们知道了华夏基金、并且推动华夏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并一路遥遥领先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赚钱是硬道理,基金公司应该更多在如何为投资者赚钱上想办法,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公司是在思考如何扩大规模。2006、2007年的大比例分红,近年来越来越多文不对题的基金名称,股票型好发就拼命发股票型,债券型好发就扑在债券型上面,往往是让投资者买在高点。

几个注脚

对于离开华夏的原因,在5月7日的恳谈会上,王亚伟表示“主要因为外界对我的关注太高,让我感觉压力太大”。然而,这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如果要一个全面的注脚,我想有两条:其一的关键词是中信证券、范勇宏。股东更换往往带来管理层的更换,而管理层的更换往往会引致核心人员的调整。资产管理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东西,人走业绩凉的事情太多了,这个行业中,人相较资本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最新的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经理平均担任基金经理的年限仅2.73年。如何留住人才,是公募发展到一定阶段回避不了的问题。令人欣喜的是管理层在这一方面正在加快探索,如股权激励、管理人和基金经理成立发起式基金等。第二条,我想用王亚伟在2009年的一次采访中的话,“如果我的投资风格确实无法再适应公募基金发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虑其他发展路径”。王亚伟最贴近市场的风格,使其过去的风格也打上了过于灵活的烙印。ST不败,概念满天飞,而正是其组合中重组股的短时间的暴发力使得投资者对“王亚伟概念股” 趋之若鹜,这正是中国新兴加转轨市场的独有奇观。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证券公司和证券行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行业要强化诚信责任和法律意识,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市场也即将迎接蓝筹股时代的来临。这说出了市场转变的最强音,而王的离开,无意中却也成为了郭讲话的一个注释。

背影之后

对王亚伟和华夏,历来也有许多批判性的声音,比如华夏大盘一直封闭而使得大部分投资者其实无法享受到其优秀的业绩回报,华夏基金则在玩“田忌赛马”、利用明星效应来推动资产规模。此外,王亚伟实际重仓投资的重组股似乎也和“华夏大盘”的名字相去甚远。但不管如何,范王二人的联袂离去,引起了业内外有史以来最为广泛的讨论,而王亚伟关于“以后可能不干公募”的说法也更让人唏嘘不已。毋庸置疑,公募基金业少了一面旗帜,媒体的关注和投资者的感伤折射出整个公募基金目前的气短和无奈。在王亚伟离开的孤独的背影之后,两万亿左右的公募基金还在,数千万的基民还在,对此我们应有怎样的思考呢?

“天行有常,不为舜存,不为舛亡”,静下来想一想,公募基金发展到今天,背后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过度的拔高少数人的作用固不可取,但如果对公募基金业面临的瓶颈熟视无睹或讳疾忌医,则更为有害。去年公募基金屡遭“黑天鹅”蹂躏,如何真正顾及投资者的利益服务已成为一个更尖锐的话题。做自己能把握的事情,这应该是王亚伟背影留下的思考之一吧。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也是一个背影之下留给公募体制上的一个思考。公募基金已经到了一个应思想上清零再出发的时刻。斯人独秀,那已是过去的荣耀。大家都在说,王亚伟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或许正在来临。“王”朝之后,公募基金任重而道远。

杨文斌

好买基金执行董事、总经理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