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公募基金大扩容
2013-02-25      

2月18日,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该规定中的第16条显得意味深长,即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事实上,此前对QDII、QFII等资金形式的政策倾斜,使得一直处于垄断地位而高高在上的公募基金,不得不在各个方面面临更加充分的竞争与激烈的“厮杀”。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竞争带来的整个行业扩容升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为持有人带来更为实惠的改变与红利。

■现状:比散户还活跃的大散户

多年来,无论是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寄予厚望的各个阶层,却不得不接受它逐渐沦为“阿斗”的现实。

“从海外成熟市场的情况来看,一些大型基金完全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一位证券监管人士对记者说,这也是多年以来,监管机构总是强调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原因。

以美国为例,由于养老金、企业年金、共同基金等大规模资金长期持有道琼斯指数中的大型蓝筹股,这使得无论是从波动还是在换手率上,都远远低于A股。

银河证券分析师王磊认为,长期稳定的投资理念,也造就了美国牛长熊短的情况,但在中国却完全倒过来。

上述监管人士表示,现在不要说稳定,每天在市场中最活跃的就是这些公募基金,其交易行为显得比散户还散户。

数据显 示,大多数基金公司的年换手率在400%以上。2008年,公募基金更是上演了一场大大的闹剧。从4000点到6124点,正是公募基金的疯狂买入,制造 出上证综合指数的历史大顶。而随后股指出现暴跌之时,基金公司在3000点附近开始卖出,在接近最低点1664点的时候,反而出现了仓位最轻、卖出力度最大的状态。

以至于,市场竟为此总结出一套屡试不爽的“88”魔咒,即可检测的公募基金仓位如果超过88%,那么股指将出现见顶情况的概率相当之大。反之,在其仓位较低的时候,底部出现的可能性也大增。

这种“高买低卖”的状态,竟然出现在以先进投资理念、超大投资规模著称的专业投资机构身上,难免显得匪夷所思。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多个场合,都显示出不满,甚至提醒基金公司,波段操作也能赚钱。不过,公募基金显然并未对告诫所动。机构专用席位,依然热衷于今天进场、明天离场的短炒行为。

除了“领导”不满外,最不能接受这种现状的是数千万的基金投资者。在基民眼里,基金公司的业绩无论多差,都按比例提取管理费用,可谓“旱涝保收”。可在现行的规定下,基民依然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原因:排名主导下的扭曲竞争

“如果说基金竞争不充分,我并不认可,问题是目前公募基金之间的竞争,完全是扭曲的。”总部在深圳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大家努力的方向都不对,但在现行制度下,形成这个怪圈又是合理的。

这位投资总监告诉记者,在现行的规定下,基金只要不低于一定的份额,就不会出现被清盘的情况,也就是说不会存在生死问题。而当下真正让公募基金关注的,则是业绩排名。

本来,投资机构追求业绩无可厚非,但目前由于公募基金互相之间,同一公募基金公司内部的基金经理之间都存在着以排名为主导的业绩考核,而且考核周期非常之短,这使得基金经理将本该追求绝对收益的目标,修改为追求与同行之间的排名。

“有的时候,想想真的很可笑。”一位转为私募研究员的前公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说,“有时候你要注意的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比别人少亏了多少 钱,长期投资的等待在公募基金排名中是不能被接受的,如果你的投资理念超前一点,业绩在半年没有表现而落后于其他人,那么你就会面临被淘汰,压根等不到收获的时候。”

前明星基金经理江晖有着同样的感受,他毫不讳言对以前公募基金这样扭曲竞争的厌恶。在他看来,客户最需要的是回报,他们要排名有什么用呢?这也是他毅然离开公募基金,开创私募公司的最重要原因。“连客户的要求都完成不了,这不是舍本逐末吗?”江晖如是说。

发行渠道受制于人

发行渠道的受制于人,是又一个令公募基金沦为“大散户”的重要原因,而公募基金的运行成本,很大一部分都由此产生。

“无论基金规模大小,都需要银行、券商等发行渠道来完成。”总部在上海的一家基金公司东北区销售渠道主管告诉记者,基金公司的销售并未直接面对市场。

而除了承诺一定的销售提成外,往往都需要支付给这些发行渠道一些隐性的好处。比如说,基金公司要给发行能力强的券商做分仓承诺,也就是说要保证募集来一些资金利用该券商的“跑道”进行交易,并承诺超过这些资金数倍的成交量。

“你要知道,券商现在还是经济业务主导,所以他们很看重手续费收入。”这位渠道主管说,“承诺的交易量只能通过频繁交易来完成,所以你们看到基金的换手率很高。”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手续费,都是以损失基民的利益来完成的。

■数据:5年间丧失市场主导地位

这些情况,在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心里,始终是一块需要解决的“心病”。

根据最新发布的基金2012年四季报,公募基金规模达2.87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超过三成。但基金在A股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比例为7.814%,创下2005年以来的新低。

据同花顺统计,2007年末,公募基金合计持有股票市值总额2.43万亿元,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高达27.22%,去年年末该比例只剩7.814%,5年间公募基金即丧失掉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是一个与顶层设计初衷相违背的数据。”证监会一位研究人员对记者说,如此地位和趋势,何谈稳定市场。

■破局:外管局扩大审批QFII额度

与之对应的是,连续多年的政策壁垒,令社保、保险公司、券商持有A股的市值仅占总市值的0.27%、3.02%、0.31%。而根据《资产管理 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的细则初步框定,则至少有16家以上的券商和10多家保险公司,以及现存的多家阳光私募符合成立公募基金公司的条件。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员王铜表示,市场不缺份额,许多基金公司的市值都很大,发行速度也很快,但显而易见的是,需要新的玩家带来新的理念,以打破原有的窘境。最能体现这种思路的就是合格的海外投资者,即大家熟知的QFII。截至2012年底,外管局在2012年共计批准了158.03亿美元的 QFII额度,而此前从2003年起至2011年的合共审批QFII额度也仅为216.4亿美元,2012年的扩容速度已超过去9年的70%。在QFII 这一问题上获得突破的,还有部分机构的投资上限和审批时间等问题。

申银万国东北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王鹏认为,海外资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对证券市场的把握和理解、客户的拥有量以及资金规模等方面都不逊于,甚至远超于一些基金公 司,这一政策针对的问题也很直接。而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公募基金公司的规模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不同背景的公募基金公司一旦涌入,由于在管理、投资等方面的风格与理念不尽相同,很可能在打破原有公募基金垄断的同时,促进这些基金公司更加贴近市场与投资者。

■问题:发展规模能否争得话语权?

尽管大的思路已经明确,但现实情况却是,公募基金在这种行业升级的压力下,并未调整自身的不足。而是依然延续此前思路,拼命发展规模,企图用更大的市值来占据话语权。

自2013年以来,已经完成发行以及正在发行的新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40只。从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多家基金公司均完成或进行了两只产品的发行。

这一行为多少受到政策的影响。根据政策,自2013年1月1日起,新基金审核制度取消原有的审核通道制并且大大缩短产品审核期限,常规产品按照简易程序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同时作为配套改革措施,实行基金产品网上申报与审核。

“这种大跃进的态势一种是受益政策,另一种内因是现有的公募基金对即将到来的行业升级所做的准备。”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指出,份额还是目前基金公司最看重的。

经验不足的80后基金经理能否挑大梁?

不过,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如何修炼内功,包括如何打破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业格局,才是公募基金未来能够立足的关键。

“人才,首先是人才的争夺与培养。”沃德理财首席分析师黄祥明说,现有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已经显示出经验不足、青黄不接的状态。

数据显示,76家基金公司目前在任基金经理的总数为852名,而这852名基金经理管理着总数为1200只的公募基金,仅有不到约300名只担任一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平均每个基金经理则要管理1.4只基金。这其中,不乏金元惠理的基金经理晏斌和工银瑞信基金经理何江旭这样,一个人担任5只甚至6只基金经理职务的“大忙人”。

而另一组数据则更是值得深思。据报道,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为2.56年,这其中已经出现了几十名完全没有遇到过大熊市洗礼的80后基金经理。

一家常年与基金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公关公司老总告诉记者,基金行业里由于缺人用“娃娃兵”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许多成熟的基金经理,往往要需求更 宽松、条件更好的平台,比如自己做私募或者投身其它的大机构,而这行绝对需要经验和沉淀,所以一旦基金大扩容后,对人才的争夺首先要进入白热化的程度,而一些机制不好的基金公司,可能就会死在这个问题上面。

而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则表示,基金一旦出现大扩容,从行业竞争、升级方面无疑给出巨大的正能量。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投资者教育就一定要跟上。

在江赛春看来,目前专业的基金研究机构数量较少,而如果扩容过快,一些金融创新品种,如何在大量的基金中选出能够有所表现的基金,这些都需要投资者通过学习和大量的研究来完成,比如说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以往的战绩、该基金投资的风格与标的等等。不然的话,在数千只基金时代到来之际,就不是抱怨 投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而是探讨该如何适应的问题。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