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华夏与易方达基金狭路相逢
2012-08-20      作者:祁和忠

无论在产品数量,还是在资产规模上,易方达在指数基金领域均已大幅超过华夏,

不过,易方达给投资者造成的亏损也远远高于华夏

2012年8月9日,华夏恒生ETF(注:ETF为交易所交易基金)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在同一天成立,首募规模分别为35.85亿份和16.16亿份。华夏恒生ETF以两倍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首募规模,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这是国内第一大和第三大基金公司间一次短兵相接的激烈较量:华夏恒生ETF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都是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且发行时间都是7月9日至8月3日,完全重合。它们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标的指数为恒生指数,后者的标的指数为H股指数。

作为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在范勇宏与王亚伟时代,曾经为投资者和公司股东带来了丰厚回报,公司规模与品牌一度遥遥领先,创造了中国基金史上的奇迹。2012年5月,因经理层与大股东中信证券间的矛盾升级,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辞职,原总经理范勇宏转任副董事长,引发整个基金业震动,令市场对该公司的未来一度充满忧虑。

近两三个月来,华夏基金内部渐趋稳定,而恒生ETF的发行则是对该公司大震荡后实力的一次考验。

与华夏基金此前失落的两年相比,易方达基金的经理层则相当志得意满。易方达分散的股权结构,为该公司的经理层持续加强内部人控制提供了条件。2011年10月,原公司总经理叶俊英转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刘晓艳升任总经理,标志着该公司经理层已完全实现了对公司的控制。

在基金业“强人”叶俊英的控制下,易方达基金通过密集的新基金发行跑马圈地,近三年来公司的资产规模排名保持在行业前三。

差距依然明显

虽然同为行业前三甲,但是易方达与华夏基金间的差距依然比较明显。

仍以华夏恒生ETF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为例,除首发规模外,两者在有效认购户数方面的差距更加悬殊:经过近一个月的发行,它们的有效认购户数分别为2.15万户和0.31万户,认购华夏恒生ETF的投资者户数超过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近六倍。

在上述两只港股ETF的发行过程,华夏与易方达都不遗余力地进行销售推广。通过认购港股ETF,投资者可以间接投资港股,这是他们所着力的共同营销卖点。港股ETF在沪深交易所买卖,大大降低了个人投资者以及部分机构投资者投资港股市场的难度。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俞思佳研究,华夏恒生ETF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所跟踪的标的指数。华夏恒生ETF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投资标的是恒生指数;而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投资标的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由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40只H股组成。

在与A股的相关性方面,恒生指数与A股的相关系数较低,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与沪深300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要高得多。因此,华夏恒生ETF在帮助投资者分散A股市场风险方面作用更强,而易方达恒生国企ETF的主要特点是相对于A股而言整体上更便宜。

继华夏恒生ETF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之后,它们的联接基金则分别通过中国银行、恒生银行等渠道,于7月18日至8月17日在全国发行。

比拼指数基金

随着华夏恒生ETF与易方达恒生国企ETF的成立,华夏与易方达两大基金公司在指数基金领域的比拼揭开了序幕。

在华夏恒生ETF发行期间,华夏基金公司于7月12日向证监会递交了五只发起式指数基金的募集申请材料,并于7月24日获得了证监会受理,7月26日接收第一次反馈材料。华夏基金的这五只发起式指数基金涵盖了消费、原材料、能源、金融地产、医药卫生等五大行业指数。基金公司一次性向证监会递交五只指数基金募集申请,这在国内基金史上前所未有,凸显了华夏基金要做大指数基金的策略。

与华夏基金针锋相对,8月6日,易方达基金推出国内首家指数基金网,为公司发展指数基金产品营造声势。在公开的宣传资料中,易方达表示,易方达指数网站将规划建成一个专门针对指数基金的“资讯中心和数据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指数基金信息资讯服务”,具体涵盖中国指数基金数据中心、指数类新闻资讯、专业研究与统计数据、基础知识与交易所规则解读、深度指数分析比较工具等领域。

在发行港股ETF及其联接基金前,华夏旗下有上证50ETF、中小板ETF、沪深300共3只指数基金,合计资产规模逾428亿元;易方达旗下有上证50、深证100ETF及其联接基金、沪深300、上证中盘ETF及联接基金、创业板ETF及其联接基金、标普消费品等9只指数基金,合计资产规模逾579亿元。

无论在产品数量,还是在资产规模上,易方达在指数基金领域均已大幅超过华夏。不过,易方达给投资者造成的亏损也远远高于华夏。易方达旗下指数基金的发行时机大多处于市场的阶段性高点,截至8月10日,9只指数基金中有6只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负,累计给投资者造成的亏损高达164.77亿元。

公司治理悬疑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与易方达在指数基金产品数量上的差距主要出现在2009年之后。从2010年起,华夏基金因大股东中信证券的股权转让久拖不决,被证监会暂停新产品发行达两年半之久。其间,易方达发行成立了5只指数基金。

股权转让事件对华夏基金经营的负面影响,是一些基金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一个缩影。目前,基金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两种极端情况,其一是在股权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凭借一股独大,干扰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其二是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公司经理层通过非正常手段,实施内部人控制。这两种极端情况往往都会对投资者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和损害。

在华夏基金的股权结构中,中信证券以49%的股权成为控股大股东,而其余51%股权由五家小股东持有。今年上半年,在王亚伟辞职、范勇宏由总经理转任副董事长前后,市场十分担心华夏基金大股东的股权代理人会否为了自身的权力扩张,而给华夏基金的经理层团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针对投资者的担心,今年5月7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王亚伟先生离职华夏基金的声明》,表示“中信证券作为股东单位之一,将继续支持华夏基金完善治理结构,建立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通过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保持市场竞争力”。

与华夏基金相反,易方达基金则具有典型的内部人控制特征。易方达基金的股东共有粤财信托、广发证券、盈峰投资、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公司、广州广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等五家,其中,持有股权比例最多的也只有25%,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为公司经理层实现内部人控制提供了土壤。叶俊英在转任董事长前,一直担任公司总经理,对公司的重大利益分配具有主导权。近五六年来,虽然公司高管的年薪早已超过千万,但是,这远未达到他们的要求,通过经理层持股逐步把公司私有化才是其主要目标。

在已实现内部人控制的公司,公司经理层会呈现超级“稳定”。不过,这种超常规的“稳定”同样隐藏着巨大风险。

六年前,华安基金的原总经理韩方河对公司的控制力不在叶俊英之下,但上海社保案爆发后,韩方河因受贿和操纵股价而身陷囹圄,他所信任和重用的副手们各奔东西,华安基金则至今未能恢复元气。这主要是因为经理层在实现对公司的控制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圈内人分肥和利益输送等手段来达到其个人目的,从而给公司发展埋下重大风险隐患。

从中长期来看,华夏与易方达间的竞争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