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深度迷失
2011-11-04      

三季报出齐,各家业绩也尘埃落定。根据聚源数据统计,892只开放式基金(非货币基金和QDII)中,只有28只基金获得了正收益,其余全部亏损。

单季度巨亏2412.93亿元,这是公募基金三季度的成绩单。

同样,阳光私募也在三季度遭遇寒冬,根据聚源数据统计,72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只有96只私募获得了正收益。虽然获得正收益的比例高出公募基金,但是也有百余只阳光私募创出新低,更有不少私募在三季度清盘。

三季度的熊市,给深陷瓶颈期的公募行业带来越来越多的迷茫。从饕餮盛宴到残羹冷炙,基金行业三季度一片萧瑟,业绩寡淡索然。上证指数14.59%的跌幅或许是公募私募大部分亏损的原因之一,除了表现抗跌的产品,大部分的基金经理都是“靠天吃饭”。

但其中仍不乏一些亮点值得投资者注意。比如,三季度公募基金有两个持续现象,一是仓位继续下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分别为82%和73%,二是在资产配置上,公募基金依然喜欢大消费,依然以吃药喝酒为主。作为四季度投资趋势的导向与各基金公司年底业绩的判断参照,为三季报把脉变得尤其重要。

64家基金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 两个持续:仓位下降、喝酒吃药 行业“马太效应”依旧

单季巨亏2412.9亿元,仓位持续下降

截至10月31日,64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总体来看,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68只,比二季度末增加58 只;资产份额达到242505亿份,比一季度末增加了224亿份;但在股票市场普跌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净值规模为21043亿元,比二季度末减少 2275.6亿元,缩水近10%。

由于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行情,三季度公募基金整体业绩尽墨,单季巨亏2412.9亿元。统计显示,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加权平均净值增长率为 -11.68%,开放式指数型基金的增长率为-14.57%,开放式混合型(包括积极配置型、灵活配置型和保守配置型)基金的增长率为-10.32%。

基金仓位继续下降

国金证券(13.09,0.01,0.08%)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从股票仓位来看,三季度末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平均股票仓位(占净值比)为82.78%,比二季度下降约1.9%。混合型基金(包括国金分类混合-灵活配置型和混合-积极配置型)的股票仓位为73.48%,比二季度下降约2.1%,保持了二季度的下降趋势。

从单个基金来看,股票型中仓位最高的是泰信优质生活,为94.99%,达到了股票型基金仓位上限;仓位最低的是诺安股票,为60.42%,达到仓位下限。混合型中仓位最高的是富国天惠精选成长,为94.88%,最低的是国联安安心成长,为29.95%。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股票型仓位最高的是华富基金,达到94.26%,最低的是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微博),为61.15%,增仓最多的是国投瑞银,增加了7.96%,建仓最多的是天弘基金,减少了14.60%。

另外,混合型仓位最高的是华泰柏瑞基金,为83.00%,最低的是金元比联基金,为53.20%,增仓最多的是中邮创业基金,增加了32.58%,减仓最多的是工银瑞信基金,减少了24.39%。好买基金统计,从基金仓位的分布来看,高仓位的基金明显减少,但大部分仓位仍在80%~90%之间,增加最多的是仓位在70%~80%之间的基金,超过了10%。

持续吃药喝酒

从行业配置来看,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与二季度末相比,偏股型基金三季度在前五大重仓行业顺序上有了变化,机械设备仪表仍为首要重仓板块,但金融保险让位于食品饮料成为第三大重仓行业,食品饮料则仅次于机械设备行业,成为基金重仓的第二大行业。三季度,基金在金属非金属行业的减仓较多,而增加了医药生物和批发零售行业配置,进入重仓的前五名。

从基金对板块增减持的变化来看,三季度基金增持的主要是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和信息技术。可以看出,基金仍然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喜欢稳定收益型的“大消费”品种,以及看好部分新兴产业成长股在市场反弹时的高弹性;基金减持较多的是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和金融保险业等周期性较强的股票。

根据海通证券(9.29,-0.01,-0.11%)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可以看出三季度末主动增持比例最高的行业是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批发零售行业,与二季度末基金持有比例最高的行业相同。

占流通市值比例最低的三大行业是采掘业、电力煤气和交通运输业。从占行业流通市值这一维度上看,基金增持最多的三大行业是文化传播、木材家具和其他制造业,减持最多的三大行业是金属非金属、石化塑胶和机械设备。

老十家基金地位不变

行业“马太效应”依旧

从基金管理公司的规模来看,资产管理规模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排名与二季度相比没有变化。依然为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广发、大成、华安、银华和富国,行业“马太效应”依旧明显。

其中,华夏基金整体规模缩水较大,达到316.13亿元,但依然有1899亿元的资产规模,前十大基金公司中富国基金和博时基金规模相对缩水较少。其他基金公司中,规模增加的仅有农银汇理基金、新华基金和金元比联基金三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农银汇理基金三季度新发基金规模达33.08亿元,虽老基金规模缩水23.74万亿元,整体规模仍在扩大。新华基金规模由二季度58.97亿元升至61.24亿元,份额由52.56万份上升至55.35万份,在大幅下跌的市场中难能可贵。

另外,根据海通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从申购赎回来看,整个公募基金市场表现为0.71%的净申购,三季度前成立的老基金整体表现1.09%的净赎回。三季度前成立的老基金中,分级基金表现出较大比例的净申购(21.68%);另外,货币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也存在净申购,其他类型基金表现为净赎回。遭遇赎回最多的是偏债债券型(20.61%)及纯债债券型基金(13.81%)。

所有基金中,三季度净申购绝对量和相对量最大的基金都是货币型基金,分别是博时现金收益(净申购104.75亿份)和中海货币A(净申购 376.72%)。而二季度末规模较大的货币型基金华夏现金增利三季度遭遇最多份额的净赎回(49.73亿份);偏债型基金中银转债增强B遭遇相对量最多的净赎回(83.38%)。

私募三季度表现同样不佳

除了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在三季度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根据聚源数据统计,72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只有96只私募获得了正收益。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在886只私募产品中,有124只创出新低。

据好买基金统计,在三季度124只净值创新低的产品中,共有59只产品净值“破八”,占比47.58%。在三季度净值创新低的产品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单一TOT类产品频现。此类产品是限制信托证券账号背景下的产物,即成立一个新的信托,投资于已经成立的老的私募产品。此类产品往往会将目光锁定于一些规模大且长期业绩优秀的产品上,如淡水泉、尚雅、朱雀等。但是,今年以来,此类产品的净值创出新低。

“今年以来,不少私募净值不断创出新低,一方面是由于市场惨淡,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私募基金难逃下跌的命运。”一位业内人士说,“另一方面是在这些净值创新低产品中,不少是去年年底或今年新成立的产品,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安全垫。”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