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交给比尔·盖茨的300亿美元,都投资到了哪里?

好买说:2006年,巴菲特向盖茨基金会捐出了第一笔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巴菲特曾经说过,“价格是你所付出的,而价值是你所得到的。”那么在这笔被盖茨夫妇称为“沃伦·巴菲特的最佳投资”里,巴菲特究竟获得了什么呢?

上个月,Netflix上线了一部盖茨的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分三个章节详述了盖茨基金会这些年致力于的事业,目前的豆瓣评分高达9.1分。89岁的巴菲特,也出现在了这个纪录片的镜头下。

2006年,巴菲特的子女自称经历了一次“大爆炸日”,在那一天巴菲特向盖茨基金会捐出了第一笔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而截至2019年7月1日最近新增的一笔捐赠,巴菲特赠与盖茨基金会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300亿美元,接近巴菲特本人身价的一半。

当然,谁都可以用“巴菲特就是想避税”来粗暴地解释他的捐赠行为。但如果巴菲特对于我们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非常有钱的人,而是一个值得我们多维度解读和效仿的投资人,那么他在慈善方面的选择和投入,将和他其他为人称道的投资一般,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

在第一笔捐赠送出的十年后,2016年12月12日,巴菲特写信给比尔盖茨。这位非常热衷并十分擅长衡量事物的投资家,向比尔盖茨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人们理解慈善事业的成功与商业或政府事业的成功有者不同的衡量标准,以及你们最终想要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对于精通数字游戏的顶级投资家来说,盖茨这个“数据控”、“理工天才”、“美国最成功的商业领袖之一”,也正是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选。

图片来源:Gatesnotes

01

慈善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1995年,巴菲特第一次来访中国,就是与盖茨夫妇一起旅行。在香港的行程中,他们决定在麦当劳吃晚餐,由巴菲特请客。盖茨在后来的回忆中写道,“你还记得,接着你就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张优惠券吗?它让我们想起你是多么在意生意做得是否划算。”

图片来源:Gatesnotes

比尔·盖茨从中学时代起就开始阅读《财富》杂志,并思考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对他来说,慈善亦是如此——它不应该仅仅成为有钱人的一种乐善好施,而是必须真正用商业思维去运作的事业。

“投资回报率”这个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也是盖茨分析基金会运作成果的基石。

比尔·盖茨曾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生活需要我们做选择。不管是在慈善领域还是其他领域,许多优秀的项目值得我们关注。但如果你试图投资所有项目,就会发现效果其实大打折扣。这就是梅琳达和我选择关注少数几个领域的原因。我们基金会强烈认为医疗目标为首要目标。因为当涉及救助及改善生活方面,投资医疗拥有我见到过的最惊人的回报。”

在 Netflix 的纪录片中,访谈者问盖茨,为什么会以根除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为目标。盖茨说,这是出于性价比的考量。

在人们看来,这样的回答,使长期被认定为必须无关利益的慈善事业,蒙上了功利的阴影。但盖茨说,“我的目标不是要鼓舞人心,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我做这件事是为了效果最大化。”

在回复巴菲特的来信中,盖茨对这个“效果最大化”给出了非常直观的数字。

“自1990年起,我们能已经挽救了1.22亿的儿童,” 盖茨夫妇说,在拯救儿童的生命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是疫苗。在儿童疫苗接种上每投入1美元,就可以获得44美元的经济效益,“一旦拥有好的疫苗,我们将能够每年拯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所以我们在全球健康上的投入意义巨大。这比投资微软或是谷歌的‘回报’更为可观。”

在比尔·盖茨看来,如果能做到完全消灭一种疾病,那就是非常惊人的经济成就,因为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人们都不用再花钱预防、花钱救治,不会再因此发生悲剧。

02

信任你的管理人,否则就不要下注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谈到公司治理时表示,“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应该是这样的一些人,无论男女,他们应该是你所喜欢的,并且放心选之作为下一代或邻居的财产信托人。”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和芒格的许多经理人本身就很富有,但这对于他们持续的工作热情并不构成威胁。“他们工作是出于热爱,并享受杰出成就带来的喜悦”。

那么,如果要进行慈善事业的投资,盖茨夫妇的基金会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打理巴菲特捐赠的“经理人”。

比尔·盖茨把自己的大脑比作CPU,梅琳达则称她丈夫的大脑一片嘈杂,因为它“总是在疯狂运转中”。在一次快问快答中,比尔·盖茨被问到了最害怕的事情。他停顿了几秒,然后说道,“我最不希望大脑停止运作。”

图片来源:《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而正是这样一个人,被酷爱桥牌的巴菲特称为打牌的好搭档。每年比尔·盖茨前往奥马哈的时候,巴菲特都会亲自去接机。

这两位世界前首富不仅仅是桥牌上的好搭档,在基金会的事业中也同样如此。诚如巴菲特所言,“伯克希尔的命运也影响着盖茨基金会的资源。”

图片来源:《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2013年,不断出现的新病例,不断提醒着人们根除小儿麻痹症的努力似乎就要宣告失败。但不愿放弃的盖茨在阿布扎比宣布将要采取更近一步的手段,在六年内彻底消灭它。

为此,他需要再投入60亿美元。但是,由于基金会的各个条线都需要用钱,他不得不向朋友求助。

当盖茨再一次来到奥马哈时,巴菲特问他,“消灭脊髓灰质的工作成功概率有多少?”

盖茨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他只是说,“我已经押上了基金会的声誉,我们要学聪明一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所以我还是很乐观的。”

“如果这是你要做的事,那就去做吧。”这是巴菲特对盖茨的乐观给出的绝对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菲特的股权捐赠中,有一条非常明确的前提条件,就是比尔·盖茨或者梅琳达·盖茨其中一人仍在世,并仍积极参与基金会的运作。对于巴菲特来说,是谁在影响着慈善基金的运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

不过即便是如此信任的伙伴,业内也众所周知,巴菲特从来不买微软的股票。这是因为一方面,巴菲特很直接地表示自己并不懂IT股,另一方面,他也曾对公众表示:与好友做生意,难免会有人胡乱揣测私下存在内幕交易。

“那么盖茨和我都将成为各种不良言论和流言的众矢之的。我始终远离这类投资,就是因为害怕类似的事情。流言会利用我曾经对某人讲过的某句话来发起攻击。这种情况和我的愚蠢会让我白花很多钱。”

03

共同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人与人的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以利相交,利尽则散”,真正能够维系人们走到一起,并且走得长远的,通常是一种很虚的东西,是“道”和“志”,是理念。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

1991年,那时的盖茨和巴菲特在美国富豪榜首之争上难分伯仲。当盖茨的母亲对他说,应该见一见沃伦·巴菲特时,盖茨以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而婉拒。在当时的盖茨看来,“巴菲特只会玩股票,这些都没有实际价值。我认为我们不会有很多共同语言。”但在母亲的坚持下,盖茨答应会搭直升机去见一面,“但最多90分钟,我就会回来写软件。”

事实上,当两个人坐下来之后,他们一连谈了几个小时,直到盖茨过来时搭乘的飞机已经离开了,他还没有走。巴菲特不断地询问“微软的经济学是怎么样的”、“IBM的软件为什么打不赢微软”、“在你们的行业里如何发现聪明的人才”这类问题。

对于盖茨来说,他一直在等待遇见能够提出这些问题的人,而巴菲特是第一个。

在这第一次见面的晚餐上,有人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巴菲特和盖茨给出了共同的答案,“专注”。

随后,这两位年纪相差25岁、常年被媒体拿来相互比较的富豪,成为了多年的好友。盖茨的办公室只有两条快速通话热线,一条通往自己家,一条通向巴菲特。在更后面的岁月里,盖茨成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董事会成员,巴菲特也成为了盖茨基金会善款的最主要捐赠人。

就在盖茨和巴菲特第一次来到中国旅行时,他们看到了正在河边拉纤的纤夫。巴菲特说,那些纤夫当中可能有人拥有不逊于比尔·盖茨的头脑,但是他因为出生在这儿,一辈子就只能这样辛苦地拉船。他谦卑地总结道,“我们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财富成功,纯粹是运气。只有当你学会心怀怜悯,平等待人,才会知道什么叫智慧。

而这也正是盖茨基金会放在官网首页的一条标语——所有的生命都拥有同等的价值。(All lives have equal value.)

“一旦你接受了每个人的生命具有平等的价值这个前提,它就会指导你的钱、你的精力以及那些被你吸引的人”巴菲特说。

参考资料:

[1]  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Netflix,2019

[2]  Dear Warren: Our 2017 Annual Letter, Bill & Melinda Gates,2017

[3] Things We Didn’t Seeing Coming: Our 2019 Annual Letter , Bill & Melinda Gates,2019

[4]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5]  Becoming Warren Buffett,HBO,2017、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