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500指增PK顶流基金经理,到底谁更厉害?|好买研究猿专栏

 

近期大家对量化投资关注度颇高,究其原因,今年以来量化基金的表现确实非常抢眼。

以量化私募为例,年内多家机构指增产品收益已超30%,在我们跟踪的池子里,最差的也有20%+。相较之下,主观股票型私募今年业绩有所分化,有收益30%+者,也有赔钱的。

截至7月30日,好买跟踪的百亿以上规模主观股票私募年内平均收益率为3.14%,而量化私募中证500指增产品同期平均收益则达20.1%。

近期,越来越多的量化私募开始发行量化多头产品,从主流的中证500指增,到沪深300指增,中证1000指增,再到量化多头,量化多空,量化产品线不断丰富。2021年第二季度末,量化私募管理规模也突破了万亿大关。

控制规模、限量申购、封闭期拉长,这些情景2020年曾在许多业绩优秀的主观股票型基金上出现,而2021年,我们看到这些情形又在量化股票私募上重演。

回看2020年,主观股多基金表现抢眼,许多知名基金经理业绩70%+、80%+、甚至有翻倍者。相较之下,量化股票私募则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为什么2020年是主观基金大年,而2021年则变成了量化基金大年?量化和主观的大小年,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横向对比量化私募和主观私募可能是不合适的,因为两者的赚钱逻辑区别巨大。但我们又必须做这种对比,因为它们都是投资于股票,都致力于创造超额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论黑猫白猫,我们必须要选出能抓到耗子的好猫。

经历了主观大年和量化大年之后,我们不妨思考下,2022会是谁的大年,未来我们要如何配置主观与量化股票型基金。

以下,分享些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第一部分,我们先对比下知名主观私募和知名量化私募的业绩:考虑到量化私募发展历程比较短,我们仅分析了近4年的业绩,看一看量化和主观长期业绩上谁强谁弱。

第二部分,我们展示一下量化和主观的赚钱逻辑:什么时候量化更赚钱,什么时候主观更赚钱?什么时候它们会赔钱?

第三部分,我们看看未来主观基金和量化基金怎样选:我们尝试推演一下未来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看看量化和主观,到底怎么挑,怎么配。

01

量化pk主观
历史超额不分伯仲

一、主观组合、量化组合业绩对比

我们选取了三只近年来业绩优异的主观股票型私募,拟合成主观股多组合。同时,我们又选出了三只近年业绩亮眼的量化指数增强私募,拟合成量化指增组合。

接下来我们对比了主观股多组合与量化指增组合2017年7月到2021年7月的业绩。

量化组合四年累计收益略高,但也高的不多。两者相对中证500的超额在伯仲之间。以下我们又按年度对比了主观组合与量化组合的业绩。

量化组合与主观组合会有周期性的你强我弱,2018主观强,2019量化强,2020又是主观强,短期收益差别与市场环境有关,多年累计下来看,则差得并不多。

二、明星私募基金经理、知名量化指增基金业绩对比

接下来,我们选了一位非常知名的主观私募基金经理,和两家实力强劲的百亿级量化私募,将他们代表性产品的业绩做了比对。

由于历史上量化策略更新迭代巨大,且量化私募行业也是2018年后才在量价策略的加持下冲天而起,所以我们对比了2018年6月到2021年7月的数据。

这个对比结果让我们有些惊讶,主观、量化,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投资模式,从相同的起点出发,最后竟又到达了相同的终点。

无论看收益指标还是看风险指标,顶级私募基金经理和顶级量化私募都近乎打了个平手。

国内量化私募当前主打统计和机器学习模型,以及量价类策略,说直白,是让“AlphaGo”主导交易,主要赚交易的钱。

而国内主观基金经理主要看行业空间、看商业模式、看个股估值,找到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主要赚企业成长的钱。

两类截然不同的打法竟然殊途同归,做到极致时,都创造了近似的长期超额。

所以,主观和量化可能会有阶段性强弱之分,但整合近几年数据来看,两者平分秋色,不分伯仲。

那么为什么有的年份主观基金经理业绩更强,有的年份又是量化基金占了上风呢,这与两者的赚钱逻辑有关。

02

量化pk主观
市场周期带来业绩“此起彼伏”

量化策略总体而言相对于主观私募换手更高,即捕捉市场的短期无效性,赚交易的钱,长期积小胜为大胜,积小盈利为大盈利。而主观股多基金主要是赚企业盈利增长的钱,两者超额收益来源区别很大。

主观基金经理往往会重仓几只最看好、确定性最强的个股,很多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仓位占比达50%。因为主观基金经理会对公司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的越深,理解的越深刻,就越需要重仓持有来表达观点。

最极致的主观股票型基金,是对企业即个股理解的极致,可能就布局了几只股票,准备拿几年,赚企业3年、5年成长的钱,视中间的波动为噪声,表现最好的时候就是贴合市场风格、重仓股的价值被市场认可的时候,这就是2020年发生的事情。

一、2020主观大年:选股风格贴合“抱团行情”的基金经理迎来高光时刻

2015年小盘成长股的泡沫破灭之后,主观基金经理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学习,大家开始强调好公司、好赛道、好价格,开始强调终局思维和赛道思维,资本市场也开始偏爱一批批消费、医药、TMT领域的稳健成长型公司。

机构投资者选股模式与持仓开始趋于一致,给予少数的好公司越来越高的估值溢价,于是这些“核心资产”走出了振奋人心的“抱团行情”。2020年,这种市场风格走向极致,贴合该风格的主观股票基金也最为赚钱。

看公募基金持仓,2017年以来,前50大基金重仓股持仓市值占比不断上升,这意味着机构在少数个股上的抱团趋势越来越明显。

“抱团行情”风格下,少数基金重仓股持续跑赢市场,贴合这种市场风格的基金经理迎来了高光时刻。

但是万物皆有周期,有抱团就有散伙的一天,当“核心资产”估值过高,资金产生分歧,“抱团风格”逆转,流动性开始覆盖全市场大量中小票时,量化策略开始表现。

二、2021量化大年:“抱团”瓦解,大量中小票活跃利于量化策略发挥

极致的量化基金,是对交易理解和收割的极致,可以完全是高频量价策略,稳定地赚每天,每小时,每5分钟里几百只个股涨涨跌跌的交易的钱。所以量化基金往往持股非常分散,偏好高成交、高波动、多数个股都非常活跃的市场环境。

2021年,当少数个股的“抱团行情”瓦解,流动性开始灌溉大量中小盘个股,市场交投热度维持高位之际,量化策略在这种市场风格下脱颖而出。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A股两市成交额持续提升,交投活跃的市场利于量化策略运行。且与2020年不同,今年不再是少数个股的牛市,而是大量中小盘个股均很活跃,这也使得广泛选股的量化策略更容易跑出超额。

由上图可以看出,今年年初市场交投主要集中于大市值头部个股,而3月份之后,市场交投分布趋于均匀,中小盘个股得到流动性灌溉,量化策略更易发挥。

以上我们看到主观和量化有着完全不同的赚钱逻辑,而市场风格或市场环境的周期变化又使两类策略此起彼伏,形成了主观大年和量化大年的循环。

主观策略赚取超额收益往往是拿到了基本面的预期差,在重仓个股的业绩增长、估值修复或估值扩张中赚钱,净值路径可能会很曲折,但赚钱逻辑便于我们理解,利于我们坚定信念持有。

量化策略则至少持有几百只个股,主要赚短期交易的钱,因此净值路径或许会平滑一些,但遇到今年初这种大票抱团的极致风格时会较难跑出超额。而且量化策略有一定理解门槛,需要我们分清策略衰退和环境不利的区别,适时轮换标的。

看未来,随着A股市场走向成熟,无论是主观还是量化,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量化私募面临的挑战,永远如DE.Shaw所说:我们的目标是找到金融市场可观测性模糊的边缘,这种模式非常微弱,以至于还没有被其他量化研究员所利用。然后他们尽可能多地储存这些信号,并系统地挖掘它们,直到它们耗尽——然后重复这个过程。

其实主观私募也是这样,追求策略的极致,攫取最后一分超额,然后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未来,在量化私募与主观私募对超额、对策略的极致追求中,主观与量化的互相融通或是大势所趋。

03

量化pk主观
互相融通,从狭义量化到广义量化

一、主观与量化互相融通是大趋势

看美国对冲基金行业发展,其实经历了一个主观、量化互相融通的过程。

美国量化投资也是从狭义量化起步,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BGI(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巴克莱全球投资公司)提出了因子投资。

随后90年代开始出现了西蒙斯与文艺复兴这样做高频策略的量化机构,文艺复兴是先做期货高频,策略积累两三年之后开始向股票量化策略转型。之后股票Alpha策略不断迭代,有因子失效,也有越来越多新的因子被发现。

如今美国量化行业已经明确细分出了几个方向,比如有机构以做规模为主,会设计Smart Beta这类逻辑简单清晰、策略容量较大的量化指增产品;也有机构以做Alpha为主,和目前国内的量化私募类似,强调策略领先性、有效性,以提升产品Alpha为主,把控好规模和策略的匹配度。

如今,美国的量化投资会用一个更广义的词来形容,叫Systematic Investment(系统化投资),不但包括狭义上的量化投资,比如多因子,高频,统计套利等等,也包括一些投资策略源于主观研究员,基金经理最后用系统化的方式实现的投资过程。

对比2004年底和2020年底全球对冲基金(即私募基金)资管规模排名,我们也能明显的看到主观与量化互相融通,量化从狭义走向广义的过程。

如今,我们正复制美国量化投资的发展路径,2018年以来,量化私募快速崛起,几年之间,经历了多因子模型、高频、机器学习的快速迭代。

截至2021年7月末,国内量化私募整体管理规模逾万亿,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中占比达20%。而2019年初时,该比重还不到10%。

目前,国内7家千亿私募天团中,有3家量化私募;89家百亿级私募中,有18家量化私募。量化投资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

未来,国内量化投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也正走在主观与量化互相融通的道路上。而现阶段,无论是主观基金还是量化基金,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跟踪、去运用的优质的投资工具。

二、主观与量化,适宜的配置与合理的再平衡

经历2020年的主观大年后,我们看到了主观股票基金经理的高光时刻,逐渐认可了他们的选股理念和投资逻辑。而2021年的量化大年,则又让我们注意到量化基金这一快速发展的产品类别。

主观股票型基金赚企业盈利增长的钱。市场短期是个投票机,起起伏伏,长期是个称重器,好的企业拿住了,时间会带来回报。所以买主观基金,我们可以在建立了信仰后用时间换空间,忍受过程中的波动,等来云开日出的一天。

量化股票型基金则是每天一点一点积累超额,可能平均每天就是千分之几的超额,但是长期复利,可以见到可观收益。所以买量化基金,我们可以在理解了积小成大的特征后,关注着对标指数的超额水平,积跬步至千里。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两类产品可能会展示出不同的优势或劣势。万物皆周期,周期又极难预测,2022同样充满不确定性,哪类产品最终胜出极难预知。而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在明确主观、量化两类产品的特征后,做适宜的配置与再平衡,不在业绩高光时忽视风险,不在收益低迷时丧失信心。让主观与量化各尽其能,都为我们所用。在金融市场可观测的边缘,追求极致超额,在市场不可观测的水域,以信仰与配置穿越迷雾。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