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当下是权益投资的一个好时点。”
你会怎么回应,是认同,还是反驳?
投资有句名言: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当下,既没有到“人声鼎沸”,也不止于“无人问津”。近三个月市场开启修复反弹,估值已经离开了绝对低位,但仍然也还处在历史估值中位数之下。一种“似火非火”的感觉,让不少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明显升温,但又在下手之前踌躇不定。
正如索罗斯曾说:“身在市场,就得准备忍受痛苦。”这种痛苦,不一定是大涨大跌、起伏不定带来的不适,也可能是不冷不热,震荡拉锯带来的“磨人”。
当下市场或正处于这样的时期。从过往走势来看,市场的大部分时间表现都较为平淡。好的时机可遇而不可求,历史性的黄金底、大牛市的甜蜜期,只是历史上的少数时间。多数时候,我们要面对的则是平淡的市场。在这些平淡的时光里,选出好基金,可能比把握好时机重要得多。
好的时机可遇而不可求
今年初,市场再度热议的一只公募基金Y,观察不同投资者的持有状况,不难发现,同样是买一只基金,可能有人赚了30%,有人则已经亏了30%。分别统计从2018年以来买入三个月、半年、一年以及两年客户的持有收益情况,可以看到:
(1)如果在早期或者基金成立之初就买入,那么即使短期买入后有震荡下跌,长期持有获取亮眼收益的概率较高;
(2)在2021年初市场表现较好,基金净值创阶段性新高时买入,各持有期基金收益均呈现一个比较大的亏损状态;
(3)在2019年2-4季度3000点左右的震荡区间买入,各持有期基金收益为正,且大幅跑赢市场。同时可以看到在基金的两个阶段性低点买入,即使区间较短但持有收益也均为正,低点“下注”,耐心等待时钟回摆。
总体而言,当买入时点足够早期,同时整体市场处于低位,收益空间就会比较大。其次在组合本身有了较大回撤,市场处在阶段性低点的时候买入,预期的回报空间也会比较大。
而在市场的震荡区间买入,排除短期跨度内估值的波动,以一个长期的维度来看,总收益更多将取决于所支付的价格以及所投资标的的增长。因此当市场整体价格不贵,长期持有所看好的基金,留在市场里,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没有一直能涨的基金,时点很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不要相信只涨不跌的假话,也不要相信躺平就能赢的神话。纵观市场上的各类基金,涨多了调整是常态,追寻最热的基金的人,往往也最容易被埋葬在高点。买入的时间点,持有的时间区间都可能是影响实际收益的重要因素。
2.时点很重要,但好的时点“可遇而不可求”。市场多数时候并没有“过热过冷”,“不冷不热”才是常态。就像从成立之初就选择买入基金Y的投资者一样,业绩的优异与否不是看一朝一夕,更多取决于长期的持有,以及最本质的问题,基金Y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标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交投冷清时买入,在持续希望时持有,在欲望膨胀时抛售,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投资真理。
好的基金比好的时机更重要
1987年,价值投资大师约翰·聂夫开始买入花旗银行,但在随后的房地产风险及新兴市场危机中,花旗银行遭受了较大的损失,且股价大跌。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约翰·聂夫认为市场过度反映了坏消息,不断抄底买入,同时坏消息及各种意外继续接踵而至,股价跌得更多。最终这种情况持续好几年,且这笔投资直到1992年才开始赚钱。
或许有人会问,在花旗银行跌倒谷底再重仓买入不是能赚更多吗?这难道不是一笔失败透顶的投资吗?
其实,投资中准确预测谷底的概率非常小。作为职业投资者,投资生涯决策次数非常之多,对于他们而言,当时点无法得知的时候,投资的关注点或许就只是在标的本身,这是最简单也是最能持续下去的方法。
同样对于我们而言,投资的关注点或许就只是在基金本身。
基金经理的能力圈是否扩展,策略是否迭代,观点是否独到,以及基金经理真诚与否等,调研中感受到的一些东西,都将成为指导投资的“关键纲领”。大浪淘沙始见金,怎样的私募基金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近期的持续跟踪过程中,以下三点印象最为深刻。
(1)感受方法上的进化
回顾睿郡董承非“奔私”的这一年,市场对其的关注有目共睹。在2022年年初的那段艰难时光里,董承非首只产品如期发行,本着对优秀基金的信任,我们在市场冰点也坚定地将其传递给客户。回头看,这是最为正确的决定。
董承非谨慎的性格使得其很少犯致命错误,同样研究的本质使得其一直在追求进化。从最初的深度价值投资者,向偏成长风格投资者转变,去学习、摸索、理解成长型标的,投资更多元化的行业公司。2017年价值风格正盛,董承非在风格中增加了部分小盘成长,尽管与当时市场的风格不一致,但也跨出了重要一步。从兴全趋势过往持仓来看,也都能看到其中行业的变化与扩展。
此外,董承非的进化也体现在从“时代的需求”角度思考长期的投资方向。在他看来,科技自强是时代的需要,如果说2011年之前是“周期的时代”,2011年之后是“消费的时代”,那么下一个时代,很可能是“科技的时代”。在最新的沟通会上,他也提到了未来会主要关注两部分,一是大盘价值,着眼于深度价值股,一些高股息率的资产拥有较高的业绩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小盘成长,选择优质的小盘科技股作为长线配置。
(2)瞄准策略上的迭代
从量化蓝海阶段,到随着机构扩张,策略拥挤而造成的高超额不再,明汯投资和其他量化机构一样,也历经了市场与行业急速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惊心动魄”的挑战。
从低谷处反弹,从瓶颈期突破,明汯不断自我迭代。
随着量化行业进入了更加成熟、稳健的时期,机构的竞争也从过去的拼框架,到现在的拼细节、拼底层投研,明汯也致力于通过多频段、全周期的布局,持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优化投资人的持有体验。近一年来,明汯超额收益的稳定性较强,展现出其管理大规模资金下持续做出稳定超额的能力。(数据来源:明汯;统计时间:2022.1.1-2023.1.1)
(3)体会过程中的真诚
无论是2020年中的《写给后浪》,2022年中的《检讨》,还是刚刚过去的年度展望《千帆过,万木始春》,用最真诚与最具个人风格的话语,讲述最朴素与真实的道理,是很多投资者对于慎知余海丰的印象。
余海丰奔私时曾经感慨:“投资经理多是流星,鲜有长青,我只是想多续一秒,再多续一秒。”在近期的文章中,他也写道:“投资经理要想长青,需要保持健康、专注、持续学习新东西、抗压(顶部的狂热、底部的悲观)、运气……,一样都不能缺。”
不难发现,余海丰对投资长续发展的一些理念与做法始终是连贯的。一方面,他在面对市场时始终保持着谨慎与谦逊,在关键时点做独立的市场研判,敢于做逆主流的决策。回头看,这些观点与解读都有着很高的质量,和很好的启发效果。
另一方面,他也坚持投资是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谦虚地向市场学习,向各个行业的研究员学习,对不够熟悉的、新兴赛道的机会快速补短板,谨慎、灵活,力求在市场中不被淘汰。
真正的好基金,不怕时间锤炼
2月以来,百亿私募队列再次扩容,在这当中,有首次跻身头部规模的私募,也有重返百亿规模的选手。而过去一年来,市场对新锐私募以及新晋私募基金经理的关注,也达到了一个明显的高峰。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基金投资也如此吗?面对市场的涨跌更替,行业的新陈代谢,好基金会变的平庸吗?
观察好买重点跟踪的百亿私募,在2007年、2015年以及2020年等市场阶段性顶部区域,挑选几只分别于这些年份成立的私募基金产品,观察其成立至今的业绩表现。
整体来看,这几只产品年化收益跑赢了同期沪深300,创造了不错的超额收益,同时在回撤控制方面表现较佳。将基金最近半年相对沪深300的超额表现进行比较,也能发现成立较早的好基金在当下的超额表现依旧亮眼。
在过去,市场讨论“大而强”与“小而美”;而当下,市场对比“老牌私募”与“新锐基金”,归根结底,都是在做投资的选择题。新锐基金不断冒出了芽,让我们看到了较强的业绩弹性、爆发力,以及行业无穷的活力。而老牌私募相较于新锐基金,平台稳定风险更低,在历经荆棘与锤炼之后,依旧能够笑看市场,交出亮眼的长期业绩,也是投资者长期关注的重点。
好的基金产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平庸,好的基金特质,不会随着市场变化而消失。在一个还不是那么贵的时候入场,选择一个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基金,这可能是现阶段我们能做的最确定的事。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