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猛进后,信托产品转型进行中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经过这两年的熊市,投资者在固定收益信托上的配置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兑付风波等负面舆论的发酵,投资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近期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偿付风波不断,多家大型机构卷入其中。偿付危机如何处理,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大家知道,刚性兑付一破,将为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其实,2012年,在业务扩张与政策管控的作用下,信托行业的生态已逐渐在起变化,重点业务方向一直处于调整中。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从2012年年初到年底,房地产项目逐渐减少,早在2012年1月,房地产项目还曾是最大的投向,占比达到30%,而到2012年12月,房地产信托占比仅12.54%。在房地产信托萎缩的同时,基础设施类项目逐渐崛起,从年初11.53%的占比,上升到年末32.54%的水平,成为最大的行业投向。主要是由于,在2012年期间,监管层面加大对房地产信托的管控,政信项目成为信托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很多政信项目都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此类产品成为最大的类别。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2013年,信托行业的调整,仍在进行之中。

一、银行代销更加谨慎,产品稀缺度降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波,使得银行纷纷收紧产品线,涌入市场中的信托项目大大增多。近期,相信不少第三方理财机构,已纷纷感受到了产品的充裕程度有所提高。“刚性兑付”这一不成文的规定,对于代销信托产品的银行来说,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如果无论如何都要兑付,何不把更多的销售力量集中在自己的理财产品上。此类银行理财产品通过资金池对接单一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拥有比信托项目更好的资质和更低的成本。

二、政信项目减少,信托公司需另觅重点业务。对于近年急剧膨胀的政信合作业务,监管层已注意到其潜在风险,也出台了规范政信合作的相关指引。在2012年12月31日,财政部联合发改委、央行和银监会祭出《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该文不仅禁止地方政府通过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还规定地方政府严禁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违规集资,并明确指出不得对个人进行摊派集资或组织购买理财、信托产品。此文一出,信托公司纷纷显出观望之姿。近期五矿信托一款正在发售的政信产品被叫停,更是让各家信托公司不敢妄动。政信合作业务已成为各家信托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受限之后,是将急剧减少?还是会出现相应的变体?

三、房地产项目有抬头之势。许是政信项目受到管控,多家信托公司纷纷发力房地产项目,中融信托、中铁信托、中投信托、渤海信托等均有多款房地产产品发行。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截止1月23日,公开发行的126只信托产品中,有30只产品是投向房地产行业,占比23.81%。而从去年8月开始,房地产信托的发行数量在所有固定收益信托产品中的占比便从未超过20%。

四、公募基金子公司发力。1月13日,嘉实基金旗下子公司嘉实资本首只产品已经完成募集,募集额度约两亿元人民币,这一笔资金将为国内某大型B2B网站商户做小额融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子公司由于不受银监监管,做房地产项目拥有先天的优势;但在政信合作项目上却因为产品结构的问题无法与信托抗衡。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对于固定收益信托已经积累起一定的认可度,公募子公司的产品是否能为市场所普遍接受?房地产项目是否会成为公募子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切都有待观察。

房地产信托、政信合作项目,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让信托产品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景气度。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然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项目层面监管趋严,类信托的通道不断涌现,以银行为主的代销机构日趋谨慎,都将放慢信托产品增长的步伐。而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经过这两年的熊市,投资者在固定收益信托上的配置也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兑付风波等负面舆论的发酵,投资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大佬访谈
全球赢+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