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把钱交给85后基金经理

古有甘罗12岁任上卿,荀灌娘13岁单骑闯突围,霍去病21岁封狼居胥,谭嗣同望门投止等等美名扬。今有27岁成立腾讯的pony马,29岁建立百度的李彦宏,20岁辍学创造脸书的小扎,23岁佩奇靠10万美金支票诞生谷歌等等青年才俊。似乎社会普遍对于创业者是宽容的,希望年轻人趁着试错成本较低的时期多多尝试,特别是互联网浪潮开启之后,风投更可以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笔者作为基金研究行业的从业人员,直观的感受是,面对资产管理行业,社会和目标客户对于资产管理人的看法却要苛刻的多,从好的方面来看,把资管业务定位成一门精致的“手艺”固然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另一面却显得资管行业多少比较强调论资排辈。不仅是跨行业的所谓“外行人”的看法,“内行人”的基金评价、基金研究也是很大程度依赖长期的历史业绩、资深的投资经验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所谓年轻的“黑马”基金往往会选择审慎对待或者静观其变。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沉淀的数据来看,有596位公募基金经理在数据库中有可比年龄字段,历史跨度从1998年基金元年到2017年的今日,简单看数据分布,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公募基金经理上任年龄都集中在30-40岁,当然也有一些基金经理在而立之前就已经正式管理产品了。翻看比较年轻就升任基金经理的姓名,我们会发现诸如王宏远、王亚伟、尚志民、江晖、郭树强、吕俊、詹凌蔚等等历经市场波涛汹涌后终成一代“大佬”地位的响当当的名字。往近了看,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都是典型的80后一代基金经理,任泽松、黄纪亮、杨飞、谢治宇、李晓星等等,他们有的生在风口、有的稳扎稳打、有的已经“明星光环”、有的光环褪去。

从任职时长看,在所有成立时间满五年的基金中,当前管理的基金经理任职时长在2-3年间的个数最多,占比为22%;1年以内、1-2年也各占比约20%。由此可见,大部分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长不会超过3年,多数基金在基金经理任职时长达到3年之前就会换人。

笔者的从业经历告诉自己,或许在2014公募基金产品步入注册制之后,之前通过历史归因和数据分析的选基方法将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因为公募基金数量已经陡增到5000余只,而公募基金由于其激励机制的局限、相对收益的考核,使得基金经理轮换频率高,优秀的研究员提拔为年轻基金经理的情况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格局,笔者思考的是,面对年轻基金经理,我们能否大胆一些?在依旧审慎的研究框架基础上体现出基金研究对于优秀基金经理早期挖掘的价值?

 

试图寻找到基金经理的黄金时段

上文笔者已经提到,大部分的基金经理上任年龄都集中在30-40岁,这与资管行业的自身职业路径是相关的。绝大部分的人步入投研这个行业,都已经顶着光鲜的硕士以上学历或者丰富的实业经验。那么按照这样的职业路径发展,26岁左右入行,至少3年的基础研究工作,优秀的研究员或许在之后可以接触到部分投资相关业务,从助理转变为实际操盘者,一般较快也要5-6年的从业年限。30岁出头能升任基金经理已经是很不错的投研人员的职业发展了。但这些优秀的研究员变身为资管产品的操盘手,能否胜任?这是很多投资人和基金研究人员面对年轻基金经理时显得踌躇不定的共同问题。笔者花了些时间提取和梳理数据库中的字段,对于有可比数据且40岁之前上任的基金经理进行了归纳分析,重点关注基金经理40岁之前的管理业绩,并且剔除了40岁之前离任且管理时间不足一年的样本,剔除产品管理至40岁或至今仍未到40岁年龄但管理时间不足一年的样本。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横轴是基金经理上任年龄)。

从全样本的角度来看,股混、债券、指数、QDII四大类别的公募基经理在25-35岁上任能获得比较突出的相对收益,但考虑到样本中很多30岁以下上任的基金经理多是早期公募基金的开拓者,同期可比样本有限,会有一些离散度加大,但从结果来看,似乎年轻有为在公募基金经理身上还是可以体现的。为了更加审慎地看待数据,我们通过了格兰杰检验,说明基金经理上任年龄与其40岁之前产品相对业绩是有因果关系的。同时,我们做了单边的T检验,发现在整体样本的检验过程中,40岁之前上任且管理年限超过1年的基金经理,其40岁之前的产品相对业绩是显著超过同类平均的,具体来说,同期平均业绩同类排名分位数是32.66%。

接下来,笔者进一步讨论分策略的数据显著性。首先我们来看股混类基金,我们定义的股混基金是包含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不包含指数基金和指数增强型基金,也不包含QDII基金。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在主动管理的股混基金层面,基金经理越早上任,其40岁之前的产品业绩期间表现越好,甚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单调性。在股混基金样本的检验过程中,40岁之前上任且管理年限超过1年的基金经理,其40岁之前的产品相对业绩是显著超过同类平均的,具体来说,同期平均业绩同类排名分位数是38.66%。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结果,因为往往大家觉得资深的基金经理业绩会更好,年轻的基金经理过分激进、经验不足、心态不平,但实际上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认可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很多都来自于资深的优秀基金经理,但这并不代表资深的基金经理一定能创造长期优异的相对业绩,这是简单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别。这样的结论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分析,我们只是有趣地发现年轻基金经理在40岁之前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比较突出,但并不意味着创造显著超额收益一定都是年轻基金经理,我们更不否认经历市场周期波动的洗礼总结经验教训对于长期优异的相对业绩的帮助。

同样的结果不出意料地发生在了债券型基金经理身上,但同时也超出笔者预料地发生在了指数及增强基金经理的数据分析结果中。在债券基金样本的检验过程中,40岁之前上任且管理年限超过1年的基金经理,其40岁之前的产品相对业绩是显著超过同类平均的,具体来说,同期平均业绩同类排名分位数是30.57%。在指数及增强基金样本的检验过程中,40岁之前上任且管理年限超过1年的基金经理,其40岁之前的产品相对业绩是显著超过同类平均的,具体来说,同期平均业绩同类排名分位数是37.19%。

之所以笔者对于指数及增强型基金的数据分析结果产生疑惑,除了由于样本原因,满足要求的只有25位基金经理,容易产生小样本偏差,统计结果不支持有效性检验;更重要的一点是,依照笔者的从业经验理解,基金公司在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的产品布局上是会一定程度迎合投资者的,并且不同指数的定位和比较基准是千差万别的,简单按照二级基金分类来进行同类排名,确实有失偏颇。所以,对于指数及增强型基金在年轻基金经理是否能创造显著相对业绩的验证,笔者认为还需要等待市场发展,有更多的样本累积下来可供分析。何况,指数及增强模型更看重IR信息比率,稳定模型的重要性胜过阶段性的收益,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一直会推荐富国、华泰柏瑞、景顺长城、博时的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

 

30-40岁是基金经理的黄金时段

既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0-40岁是基金经理的黄金时段,那么笔者认为不妨从日常的基金研究工作中尝试去分析背后的原因。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30-40岁对于人类来说处于壮年时期,其精力和体力是具备有效支撑高强度且高压的金融投资工作的前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30-40岁的人处于成年早期向中期转变的阶段,强调发展与参与深度关系的能力,个体将对家庭的关心和职业的关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一个核心的自我,将关于关系、直觉以及道德良心的发展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这在个体生命周期理论中也有所体现。

那我们再从基金经理的职业路径角度来分析这一结果,如笔者在文中提及的,绝大部分基金经理在入行之初已经头顶很多光鲜的title,作为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生,处于的正是而立之年即将来到的阶段,如果经历了3-5年的深度研究,就能从激烈的研究员考核中竞争而出升任基金经理,这已经说明至少在基金公司内部,这位年轻人作为研究员是足够优秀的,且是有一定管理产品的大局观和心态调控能力的。

所以说,能在30岁上下实盘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已经证明了其相对于同期的同龄研究员有过人之处,这是创造显著相对业绩的一大重要前提。其次,30岁上下升任基金经理,意味着在薪资激励以及责任上,需要其快速从一名优秀的研究员身份转变为资产组合的管理者,从内部因素来看,年轻基金经理有动力在投资生涯早期奠定好良好的业绩基础和品牌效应,此阶段物质与精神的激励在边际上是快速递增的;从外部因素来看,从研究员转变为基金经理,能享受到的资源也更加广泛和殷实,这对于本就比较优秀的年轻基金经理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更有利于创造相对业绩。

可为什么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当基金经理越接近40岁,其产品的相对收益在统计角度来看显著性下降了呢?这也与基金经理的职业路径不无关系,作为在30岁上下上任的基金经理,当跨过不惑之年时,大多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财富积累,并且作为投资经验达到10年左右的资深基金经理,不少会出于更高的自由度和激励的角度考虑奔私,留在公募基金市场中的资深基金经理大多会承担公司的管理职务,投资上的精力不得已会分流部分。故而绝大部分资深的基金经理在投资上会逐步转向偏稳健长期的投资方法,或者明确投资思路和风格选择坚守。面对市场周期的起伏,我们相信并且也见证了很多优秀的资深基金经理穿越牛熊为投资者创造了可喜的收益,但中期维度来看不排除业绩的回归稳健。同样的,除去这些可能的主观原因,资深基金经理面临的客观情况往往是长期业绩较好、管理规模较职业初期更大,在考核和操作的过程中也不会像早期那么“初生牛犊不怕虎”。

 

如果可以,请把钱交给85后基金经理

最后,笔者回归到标题上,为什么笔者会说出请把钱交给85后基金经理这样的观点呢?是因为通过上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和讨论,笔者希望能打消很多普通投资者或者基金研究的同业对于基金经理年龄和经验的过分关注,对于公募基金及基金经理的选择,除了必要的绩效归因和持仓分析作为案头工作之外,不妨在公司的股权架构、决策流程、投资经理的理念及操作风格上进行分析和跟踪。当然,这样的工作笔者作为基金研究从业人员更适合也更有机会去接触和了解到,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固然年轻基金绕不开且无法证伪的死穴就是历史业绩不足,从业经历不够难免出现“管中窥豹”的以偏概全或者面对极端行情时的心态失衡之类的风险,但我们或许可以做的第一步是,放下可能存在的偏见,毕竟风险无处不在,不妨用同样审慎的态度来看待年轻一代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何况公募基金数量越来越多的当下,基金经理流动越来越快的现在,对于 “黑马”基金经理的挖掘和覆盖是更能体现基金研究员对于未来必将蓬勃发展的FOF投资业务的价值贡献的(今年我们重点推荐的李晓星、申坤、李博、丘栋荣都是80后年轻基金经理中的代表)。

千万别小看85后基金经理,仅从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沉淀的数据字段来看,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一位85后基金经理的口述:我这10个月的投资经历”的大摩华鑫刘玉江?今年一战成名的“何奇·正”,光大中国制造2025今年以来贡献了35%以上的收益,基金经理2016年上任以来贡献年化近30%的收益。工银瑞信的袁芳虽然没有那么亮眼,但2016年15.72%的收益,2017年25%的收益,也足以证明85后女性基金经理的能力。同样作为85后女基金经理的代表,国泰的梁杏虽然负责的是指数和分级基金,却利用其职业生涯中的营销策划优势,长期通过趣味又专业的内容普及分级基金基础知识,并在证券公司和终端客户中通过幽默专业的大量培训为全行业推广普及分级基金,受众覆盖各类专业机构和普通散户。

最后笔者想说一句真心话,当大家还在审视这些80、85后的时候,别忘了90后基金经理正在进入大家的视野!

大佬访谈
全球赢+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