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公募基金日报:4月新发基金认购户数锐减

3月以来基金发行较冷清,与市场近期较大调整有关。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过去几个月市场的震荡更偏向常态化波动,但对基民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股市调整,基金净值应声下挫,投资者对新基金的投资热情迅速降温,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很难出现爆款。
有基金经理认为当下时点反而是吸引长期和理性投资者入场的好机会。“普惠金融是公募基金追求的目标,但过于娱乐化也影响了基金的专业水平。随着市场趋于冷静,反倒是真正的基金‘粉丝’长期和理性投资的机会。”

一、市场走势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收涨。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收于3462.75点,涨20.91点,涨幅为0.61%;深成指收于14064.87点,涨98.08点,涨幅为0.70%;沪深300收于5044.55点,涨21.49点,涨幅为0.43%;创业板收于2960.36点,涨39.01点,涨幅为1.34%。两市成交7654.89亿元,较前一日交易量减少11.90%。小盘股强于大盘股。中证100上涨0.30%,中证500上涨0.87%。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22个行业上涨。其中,汽车、医药生物、农林牧渔表现居前,涨跌幅分别为2.60%、1.93%、1.83%,房地产、公用事业、家用电器表现居后,涨跌幅分别为-0.53%、-0.53%、-0.83%。沪市有1024只个数上涨,占比65.47%,深市有1645只个数上涨,占比67.06%。非ST个股中,117只个股涨停,11只个股跌停。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其中,0只期指好于现货指数。

昨日,中债银行间债券总净价指数上涨0.02个百分点。

昨日,欧美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道指下跌1.99%,标普500下跌2.14%;道琼斯欧洲50 上涨0.71%。亚太主要市场涨跌不一,其中,恒生指数上涨0.78%,日经225指数下跌1.61%。

二、新闻

1   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解读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一共公布了八个公报,其中包括了人口总量数据、户别人口、人口地区分布、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流动人口、民族人口等数据。选择其中与未来经济发展较为有关联做分析。

【人口持续增加  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亿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近十年年来人口的增长率并未出现显著的下滑,较之前预期的猜测要好很多。

但人口拐点或已临近。2020年新生儿为1200万,较2019年下降18%。生育率持续回落,生育率的重新回落叠加适龄生育女性占比的下降,意味着未来出生率还会进一步下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已经很小。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可能导致死亡率有所上升。而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预计自然增长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的拐点或将临近。

【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  人口红利仍在】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  人口红利仍在

“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预计:人口政策并不会根据预测的一样,出现大幅度转变。

从普查数据来看,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年。此外,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经接近2.2亿人,每年有800万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产业升级和“人才红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民生证券:“人才红利”将能支撑未来几十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中国完全可以凭借世界上最庞大的理工科人才储备,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老年人口增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的20年间,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了8.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当日,养老与医疗概念股迎来了较大拉升。

中国是否会迎来银发经济的大发展?

2021年1-4月,我国共新增1.7万家养老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5.5%。其中一月注册量达3965家,同比增长63.6%。二月新注册2350家,同比增长203.6%。三、四月注册量分别为5370家、5322家,均呈同比增长趋势。

安信证券表示,中国养老市场规模随着过去十年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中国养老市场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预计2021年养老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0万亿。养老机构数量也在近两年也保持着两位百分比的增长,在2020年已达到了3.8万家。

目前中国机构养老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养老地产方面。三种养老机构的普通型和高端型都可以作为养老地产项目开发,带动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市场,加快养老机构开发速度,为加速的老龄化趋势做好提供养老服务的准备。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中国老龄化在加速到来,大约到2030年左右,中国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从消费看,老龄化提高消费占比但降低消费增速,并引发消费结构变迁,比如医疗保健占比将逐渐提升。建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一是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推动社保全国统筹,发挥养老保障体系中第二三支柱的重要作用。二是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鼓励企业留用和雇佣年长劳动力,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三是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四是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民生证券认为,医疗养老产业是未来十年风口。未来十年里“60后”将逐渐迈入老年,这意味着医疗和养老产业迎来黄金机会。

以上银发经济的大发展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老年人会舍得花钱,尤其在身体健康方面。如果这个前提得不到确认,那么后面的推论也不一定正确,如申万宏源研究所等机构对银发经济的大发展持有谨慎看好的态度。

【人口数据与房地产】

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63.9%,相比于2010年上升14.2个百分点,涨幅高于2000-2010年的13.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普查数据也显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大幅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民工群体。

未来城镇化进程将放缓。过去二十多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纳瑟姆曲线),当城镇化率达到70%之后就会进入到平稳阶段,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将放缓。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已经达到63.9%,按照每年1.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5年后我国也将达到城镇化率70%的拐点。而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城镇化率年增长幅度已经下降至1个百分点左右,其实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进度已开始放缓。

普查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在人口总量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下降,有可能对家庭户增多和购房需求增加形成支撑。

预计房地产行业在短期内并不会出现质的改变,同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严监管在短期内仍然不会看到放松的迹象。

2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1年5月11日,央行发布2021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贷款利率小幅回升】

去年三季度贷款利率掉头向上、四季度向下、今年一季度再次向上。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上行7BP,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环比分别上行2BP和3BP,基本重新回到2020年三季度的水平。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的金融系统有1.50万亿元让利政策,贷款利率下降由此下降,2021年实体经济盈利有所修复、金融系统继续让利的必要性有所降低,这种情况下贷款利率下降已经不具备政治高度。

同时目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旺盛,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置换压力仍然会处于高位,在M2和同比增速略有下降、融资环境有趋紧态势的情况下,利率上行有支撑。

总体而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大概率仍将缓慢上行。

【再次明确,融资和经济匹配】

央行指出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清晰明确地界定了货币政策框架的“锚”。这一中介目标锚定方式,有利于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在长期稳住货币总量;有利于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使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向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靠拢,为实施宏观政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锚”;有利于引导市场形成理性、稳定的预期;内嵌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有利于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去年货币增速远远高于经济增速,今年货币增速会逐步向经济增速收敛,这也反映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精神。因而全年来看,1、2月社融高增代表的政策“不急”,3月信用政策已经开始“转弯”,社融增速的下行也已启动,预测全年社融增速要回落至11%左右。

【强调不要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再次强调了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政策利率体系,引导DR007为代表的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健全从政策利率到LPR 再到实际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央行指出,市场和公众观察货币政策取向时,只需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或者观察DR007等市场基准利率在一段时间内的运行情况,无需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也无需过度关注个别机构的市场成交利率,或受短期因素扰动的市场利率时点值。此外,央行还对春节前的货币市场利率的短暂上行进行了解释,认为主要是“市场宽松预期下短期流动性需求增加较多”导致。 

【美债利率上升影响有限】

央行认为美债利率上行以及美联储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且可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大国经济,经济韧性好;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助于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可以以汇率的市场化波动,来缓冲外部的冲击。

所以央行指出,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同时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我国的货币政策还是“以我为主”,关注国内经济和政策的变化。

但是同时也关注到了国际经济情况的影响:

(一)全球经济复苏方向虽然比较确定,但各经济体因疫情防控和政策差异导致其经济修复分化加大和不平衡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前期宽松货币政策后续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转向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可能会放大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未来这些经济体存在通过主权债务风险、高通胀、汇率利率波动、股市债市估值调整等转移风险值得关注。特别是美国多位官员近期已释放出缩减资产购买计划和规模的信号值得关注。

(三)全球通胀压力可能会继续抬升,全球经济回暖方向比较确定,并拉动大宗商品和原材料需求的走高,特别是在去年低基数的背景下,通胀预期比较大,未来一段时期通胀抬升的问题可能会一直存在。

特别是,国外通胀输入压力可能会在今年二、三季度推高我国PPI涨幅。

央行认为要客观看待PPI的上升:存在低基数因素;本身波动就较大,阶段性冲高并不鲜见;是“阶段性”的供求“错位”的表现。

央行认为,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而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所以我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但央行也指出,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

这或许意味着,短期内因为PPI上涨导致央行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定调:宽货币,紧信用】

整体政策基调方面,本次货币政策报告基本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4月底政治局会议的思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结合专栏以及其他表态看,宽货币、定向紧信用大概率仍是接下来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

3   4月新发基金认购户数锐减

统计数据显示,不仅新发基金遇冷,作为基金认购“温度计”的认购户数近期也出现明显变化。根据统计,截至5月10日,4月以来全市场有127只新基金成立,仅有7只基金合并募集份额超过50亿份。其中,招商金融债3个月定开、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超过100亿份,分别达到141.99亿份和140.40亿份,多只基金募集规模均在2亿份上下,甚至有部分基金募集规模不足2亿份。

与近来新基金发行相对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年初市场情绪高涨时,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屡见不鲜,一季度新成立基金429只,合计发行超1万亿元,发行基金数量和规模均为历史次高。今年1到4月,新成立的基金规模逐渐下降,分别为4901.40亿份、2966.80亿份、2819.95亿份、1406.86亿份。

数据显示,在4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中,仅有工银瑞信战略远见认购户数超过10万户,易方达悦安一年持有、兴全合远两年持有、嘉实价值臻选等5只基金认购户数超过5万户。29只基金认购户数不到1000户,其中,7只基金认购户数不足10户。

今年1到3月新成立的基金中,有63只基金认购户数超过了10万户,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广发兴诚、汇添富数字未来认购户数更是超过100万户,分别达到219.39万户、136.42万户、104.41万户。

在今年市场情绪相对较高的1月,57只基金认购户数超过5万户,其中40只基金认购户数超过10万户。

【原因】3月以来基金发行较冷清,与市场近期较大调整有关。对于专业投资者来说,过去几个月市场的震荡更偏向常态化波动,但对基民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股市调整,基金净值应声下挫,投资者对新基金的投资热情迅速降温,新基金发行市场上很难出现爆款。

有基金经理认为当下时点反而是吸引长期和理性投资者入场的好机会。“普惠金融是公募基金追求的目标,但过于娱乐化也影响了基金的专业水平。随着市场趋于冷静,反倒是真正的基金‘粉丝’长期和理性投资的机会。”

免责条款: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获得报告的人士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不对特定基金产品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和保证,亦不表明投资没有风险。本报告不构成针对个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及伙伴传送,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请预先通知好买,并请在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中注明出处。

大佬访谈
全球赢+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