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未来进入减量管理,发挥社会风险治理能力|保险市场月报

好买说:9月,监管上更为强调保险的社会治理能力。保险目前仍处于等量管理,而未来应过渡进入减量管理中,通过对于社会风险的干预和管理来使整个社会总风险暴露降低。

保险市场观点

9月,中国精算协会副会长王和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科技论坛”的发言中表示,保险目前仍处于等量管理,而未来应过渡进入减量管理中,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发挥作用。保险公司治理社会风险的前提是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对社会风险暴露情况深入认知,这也需要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科技融合保险通过大数据对社会暴露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为社会提供一套以保险类金融产品为核心的完整解决方案。寿险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变革的是丰富的产品供给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变革的是围绕保险产品建设生态体系,从服务角度提升保险产品的增值属性。客户也应该提升保障意识,做好个人的风险管理。

一、监管动态——保险的社会风险治理能力

9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对《保险集团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保监发〔2010〕29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保险集团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旨在加强对保险集团的监督管理,为有效防范保险集团的经营风险。办法强调:(1)加强保险集团公司治理监管,要求保险集团公司具有简明、清晰、可穿透的股权结构;(2)强化保险集团风险管理,要求保险集团公司整合集团风险管理资源,建立与集团战略目标、组织架构、业务模式等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3)完善非保险子公司监管,明确保险集团可投资非保险子公司的范围和相关条件,完善内部管控机制、禁止行为、外包管理、信息报送等规定;(4)系统完善集团监管要求,“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相关性”,完善并表监管范围;提高保险集团信息披露、危机应对和处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9月3日,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1中国国际金融科技论坛”,中国精算协会副会长王和出席论坛并在圆桌论坛环节发表了讲话。王和表示,保险数字化不是转型而是一种回归,保险存在重要的逻辑基础是大数法则,是基于对数字的统计分析利用或者精算的基础上确定这个行业经营的基础,保险的数字化基因与生俱来,是相对初级的阶段。传统保险是一个等量管理的概念,保险公司把总的损失进行精算然后进行定价,在所有被保险人之间进行分摊。而未来,保险可以通过对于社会风险的干预和管理来使整个社会总风险暴露降低。一方面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社会带来一个巨大的贡献,保险未来会进入一种减量管理,社会对于保险发挥社会风险治理能力应该有更大的期待。

9月1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京举办发布研讨会,正式发布《商业补充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提出:(1)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具有供款便利、实现税优方便、投资选择范围广等优势。特别是第三支柱进入门槛低,通过财税激励、长期专业化投资、个人账户自由转移等机制,有利于为第一、二支柱覆盖率较低的平台经济灵活就业群体和新兴职业劳动者建立养老规划;(2)立足于中国国情和防范风险,应综合考虑产品设计经验、风险控制能力、投资管理水平等,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和合格产品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和规范标准;(3)借鉴国际经验,鼓励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各自行业特点,创新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适老化”养老金融产品;(4)健康、养老服务与养老金天然契合,围绕全生命周期养老保障开展的金融服务有必要向涉老产业链延伸,这也是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金融机构未来必须考虑的重点服务领域,但在当前实践中仍面临服务标准化、养老服务供需周期错配、风险传导等挑战。

9月23日,中国精算师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中国保险业意外伤害经验发生率表(2021)》。意外表首次编制了全应用场景的个人普通意外、学平少儿意外的身故发生率表,并区分到性别与年龄。同时,职业等级风险系数参考表也一同问世,不同人群购买意外险将会得到更加精准的保费定价。2021版意外表对市场经营主体将产生重要影响:(1)意外险风险管理将更加精细。意外表细分性别、年龄及职业等,能够为意外风险细分、客户群合理划分提供经验借鉴,推动意外险精细化管理;(2)意外险市场发展将更为规范。意外表的编制及相关标准的建立将使意外险产品开发和定价更加规范透明,对于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有重要推动作用;(3)意外险产品创新更有依据。意外表及风险管理报告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信息参考。

二、险企动向——2022年“开门红”启动或推后

2022年寿险公司“开门红”产品启动时间相较2021年或将推后。早在2020年9月中国人寿就率先推出2021年“开门红”主力产品,太保推出的“开门红”产品已于10月1日上市,预售时间更是抢在了国寿之前。包括淡化“开门红”概念的平安和太保也选择提前一个月打出“开门红”。然而,今年至9月,各头部险企仍未启动“开门红”,可以看出相较去年,今年头部险企推出“开门红”的时间将有所延后。

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反复,人们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导致头部险企今年的业绩情况低于要求,因此四季度仍需冲刺业绩,无法过多分散资源启动“开门红”;另一方面,监管提出“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要求,将限制“开门红”启动时间过于提前。

三、人身险经营——人海战术难以持续

今年上半年,五大上市险企的保费增速为个位数,半年新业务同比下降。各险企依靠储蓄类产品拉动新单,新业务价值率下行,业务品质也有所下滑,新业务价值大幅下滑。在行业传统营销体制遭遇瓶颈的大背景下,各公司主动清虚,代理人数量均出现大幅下滑,这也体现了传统保险代理人销售模式的效率出现衰减,以数量取胜的销售队伍已不再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人保寿险的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分别为115万人、87.8万人、64.1万人、44.1万人、24.9万人,较2020年末分别减少22.8万人、14.6万人、10.8万人、16.5万人、16.5万人。整体上看,上述5家公司的代理人半年时间内便减少了81.2万人。依靠代理人大进大出带动保费增长的模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保险市场。随人口平均教育水平提高,获取信息渠道增多,客户对保险代理人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而一些专业度不够的代理人将失去市场竞争力而被淘汰。

未来,人力、科技和生态将成为保险公司重点发力的三个方面。人力方面,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打造专业化、年轻化的销售队伍以提升销售产能是保险公司发力的重点。科技方面,保险公司应加大创新,实现流程智能化、无纸化,将保险与科技做深度融合。生态方面,面对老龄化等社会现状,保险公司应发挥自身协同资源的优势,打造以保险支付体系为核心的大康养生态体系,发展养老第三支柱。

四、业务创新——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就世界范围看,目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主要有账户制和产品制两种发展模式。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账户体系在初期发展阶段应关注安全性,可以考虑将第三支柱与第一、二支柱打通,实现便捷高效的运作。

有效的税优政策是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的关键,有力的税优政策甚至可以改变金融产品分布的格局。然而如果仅仅类似于近几年“试水”推出的税延养老年金一样,税优政策激励不大,那么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发展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保险行业本身具有资源协同的优势,配合养老地产及养老服务构建以养老金融为核心的康养体系,作为综合养老方案,在金融之外提供增值属性,以提升养老保险的市场竞争力,帮助推动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

五、典型案例——消费者安全意识待加强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三起典型案例,提示消费者购买保险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仍需加强。

案例1:不法机构冒充监管部门进行诈骗,以维权为由,要求保险消费者携带身份证、保单和本人银行卡到指定地点登记。建议保险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谨防不法分子冒充监管部门实施诈骗,保障个人财产安全。如接到相关电话,应当第一时间通过官方途径向保险公司或监管部门核实并反映情况。

案例2:不法机构和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及其从业人员通过诱导客户办理保单贷款进行诈骗。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不法机构骗局,可以采取在保险公司官网及寻找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核实的方式验证信息真伪;如果发现可疑情况,建议保留相关证据,向保险公司反映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案例3:不法机构诱导消费者恶意投诉,谋取不当利益。代理退保涉及当事人敏感信息,有较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六、海外资讯——三地金融科技协作发展

9月1日,香港保监局分别与中国银保监会及澳门金融管理局签订了金融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从而促进三地监管机构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协作,并考虑合办有关应用新型金融技术的联合创新项目。香港保监局行政总监张云正先生表示:“谅解备忘录将有助深化香港、内地和澳门在创新和科技方面的合作,为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互联互通的过程注入动力,令人流和资金流得以改善,为不同行业和专业带来裨益。”

七、本月好买观点

保险市场观点:9月,中国精算协会副会长王和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科技论坛”的发言中表示,保险目前仍处于等量管理,而未来应过渡进入减量管理中,在社会风险治理中发挥作用。保险公司治理社会风险的前提是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对社会风险暴露情况深入认知,这也需要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专业素质过硬,科技融合保险通过大数据对社会暴露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最终为社会提供一套以保险类金融产品为核心的完整解决方案。寿险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变革的是丰富的产品供给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变革的是围绕保险产品建设生态体系,从服务角度提升保险产品的增值属性。客户也应该提升保障意识,做好个人的风险管理。

免责声明: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基金或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文件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 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本文件中的信息均为保密信息,未经本公司事先同意,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或传播本文本中所含信息,亦不可向任何第三方披露。

1
大佬访谈
热门资讯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确认您自觉履行投资人的各项义务,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 好买Copyright © howbuy.com, inc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3295号-1]

关于好买私募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使用条款 | 隐私条款 |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