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五银行占据361款专户理财半壁江山
2013-01-05      

刚刚过去的12月份,沉沦三年之久的A股终于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上涨幅度达到14.6%,这出乎大多数机构的预料。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底,考虑到正利率时代到来等因素,每周理财报告就介绍过股市相关的理财产品,譬如封闭式基金等。好买基金最新统计,在25只传统封基中,2012年共有16只跑赢上证指数,其中仅有3只未获得正收益。

另外,不少私人银行在2012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报告中也开始陆续建议客户逐步降低固定收益类的配置,增加对证券类产品的关注。

在以往,对于高净值的投资者来说量身定做的证券投资类产品,仅有信托发行的阳光私募和银行、基金合作的专户产品两类。

为此,本期报告中将重点介绍信托产品与基金专户的合作新模式以及券商等如何成为私募产品入市的新通道等。

“一对一”链条上的专户资管

基金专户理财一直是高净值投资者“独享”的证券投资类产品。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以来共有361款专户理财产品发行,产品封闭期限从1-5年不等,其中2-3年居多。

传统的专户理财模式是基金公司与某银行定向合作,面向银行高净值客户发行。本报不完全统计,在上述361款产品中,招行有46款,中国银行有54款,工商银行有38款,交通银行有33款。五大银行所占比例为48%,几近半壁江山。但是因为信息披露的缺失,本报无法统计这些产品的历史业绩表现。

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变化,集合、单一信托资金与专户进入“蜜月”期。

这种模式是将信托资金投资于基金专户设立的一对一产品,在这一链条中,信托公司属于受托人,而基金专户则是投资顾问,客户资源则来自私人银行或有实力的第三方理财机构。

例如,在陕国投的此类产品较多。陕国投-兴业全球基金定向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1-3号),资金主要投向是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

在这些系列产品中,陕国投作为信托计划的受托人,再从市场找一家机构作为财务顾问。另外,资金则是通过投资于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资产管理一对一专户进入股市。

陕国投-汇添富定增多策略集合资金信托也是如此,首先将信托资金投资于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一对一专户,然后再通过专户的渠道入市。

其他信托公司在这块业务涉猎也不少。五矿信托的金牛1号定增投资集合信托,成立于2012年10月底,规模达到20.267亿元,全部用于认购大有能源(600403.SH)非公开发行股票。从认购名单看,其最终是通过汇添富基金、英大基金入市。另外大业信托参与这次定增的12亿元资金,也是通过华夏基金的专户参与。

这一模式当中,信托负责雇用投资顾问、与投资顾问沟通的角色,专户主要负责投资决策制定、执行,私银或第三方则负责销售端,与投资者进行沟通。

期货理财需谨慎

不仅是基金专户与信托的合作,券商的资产管理也开始与阳光私募合作发行面向高净值客户的产品。

在2012年12月26日,国泰君安资管与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重阳投资”)合作,发行了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一号产品,认购起点为100万,由兴业银行、国泰君安推广,产品的规模为7900万元。

这款产品的结构中,权益类证券的投资比例上限是95%,虽然国泰君安作为资产管理业务运营平台是管理人角色,但重阳投资作为产品的研究顾问,负责提供选股方面的策略。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资管与原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执掌的北京鸿道投资,也合作成立鸿道对冲限额特定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为1.9亿元。这些客户来源于国信证券以及工行深圳分行。

事实上,与信托渠道发行的私募产品相比,投资渠道的灵活性正是促使私募产品转投券商的怀抱的主要原因。例如,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参与债券正回购交易,而且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上限更灵活。

反观信托账户,其参与股指期货对持有的卖出股指期货合约的比例不得超过权益类证券总市值的20%。上海一位信托人士就向记者表示,对于很多有意利用股指期货做风险对冲的私募来说,这一比例实际上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除信托、基金、券商外,期货公司也开始加入争夺高净值客户的混战当中。2012年9月1日起,《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开始生效。目前共有20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业务资格,获准开展“一对一”的资管业务,并且不少期货公司已经推出产品。

譬如,中国国际期货就推出了中期量化组合-开元1号的一对一专户理财,起点门槛是300万元,采用的是多品种、多策略、多周期组合投资方法,并且设置了30%的限亏比例。另外,包括中证期货、浙商期货以及光大期货等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

未来一对多的集合专户理财将是期货公司的发展重点,从已经发行的产品看,目前发行的产品主要关注期货市场,未来也将涉及股票、债券、基金等。例如,上述开元 1 号就是100%投资于期货市场。不过,上述信托人士建议,对于期货的理财产品,尚无明确的历史业绩可供借鉴,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