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2010-02-05      作者:好买执行董事、总经理 杨文斌

基金观察

杨文斌 好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是《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的爱情宣言,在金庸的小说里也提过不下几十次,每次英俊潇洒的男英雄被一大群美女追求时,他都会对某个女主人公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你放心吧。不过,后来的故事往往不是这样。

私募公募化

如果说2008年你还没听说过“阳光私募基金”, 那还情由可原。但到了2009年,你还对此无动于衷,甚至一无所知的话,那至少在投资方面,就属于OUT的落后一族了。要知道,“阳光私募”是2009年基金业最IN、最火热的关键字,纵然有公募基金“一对多”专户理财的狙击、有证券新开户被禁的惶恐,都没能挡住私募基金所散发出的耀眼光芒。根据好买基金的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私募基金规模大致达到了300亿,年增长率达到240%,而同期的公募股票型只增长了35%左右。

私募迅速成长并日趋公募化,首先要感谢媒体。私募基金经理中,不管当红和不当红的,以前大都是投资总监级的“大腕”人物,比起采访公募基金经理们的瞻前顾后、欲言又止,私募们敢说、又有料,自然容易成为极好的素材。所以现在的财经媒体,几乎每家都有大幅的、重要的版面留给私募。就连最根红苗正的中证报,从2010年开始,都开始给私募颁发“金牛奖”了。而私募公募化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中国金融业的主流,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始大规模介入私募基金的代理销售。原来一个私募产品1个亿就算大了,自从招商银行发个了重阳3期,一把搞了12个亿之后,所有人的预期都变了。1个亿,还拿得出手吗?

规模之殇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危机,往往是以其第一高楼的建成为标志而发端的,比如最近落成的迪拜塔。而在基金业中,这个规律似乎同样适用。回想一下,2007年下半年,嘉实策略增长创下了419亿元无出其右的募集规模,而上投摩根的一个QDII产品竟然冻结了1,100亿的认购资金,随后,这两家公司的业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希望这个预言,对于尚在青春期的中国私募基金业,多少有些警示的作用。因为目前国内一线的私募公司,管理的A股资产规模已经超越了20亿大关,有些已经达到40亿以上。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的是一系列成长的烦恼。

首当其冲,就是规模对投资业绩的负面冲击。私募以追求绝对回报为目标,在没有做空机制的前提下,往往需要依靠仓位的灵活调整和行业个股的超配来获得超额收益,这和公募基金持续重仓和分散配置的操作理念有较大的区别。俗话说:“船小好调头”,你能想象,一个超过100亿的私募,还能像以前那样从容的进出市场和个股吗?规模对业绩的侵蚀,还体现在基金经理的时间占用上。不止一个基金经理向我私下透露,2009年下半年就没好好调研过上市公司。都干吗去了?其实也没闲着,整天在银行门口溜达, 忙着招标和路演的事呢!

规模盲目扩大带来的另一个负效应,是私募客户的低端化趋势。最早的私募门槛曾经是300万,随后降到了100万。自银行介入以后,由于借助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台,许多私募的门槛已经降到了30万。在国外,对冲基金历来是能够承受高风险的富人群体的一种资产配置,而在中国,似乎大有“中产化”的趋势,甚至连邮储银行这样以中小零售客户为主的机构都开始发行私募TOT。客户有这样的理解和承受能力吗?客户数量的急剧扩张,同样使得私募应有的个性化服务也越来越弱,就我所知,许多规模在10亿以上的公司,市场客服人员往往不超过2个!原来人见人爱的“小灶”,不经意之间,变成了大锅饭。

知易行难

在当前中国A股市场的背景之下,多大的管理规模是比较合适私募的?淡水泉的赵军跟我说是20亿,超过这个数字,他就想另请一个基金经理,再开一个产品系列了。而民森的蔡明也和我聊过这个话题,他的计划是到30亿后就把基金给封闭了。我个人也觉得,20-30亿,对于目前的市场确实是比较合适的,相对容易创造出超额收益。当然,如果股指期货能够顺利推出,规模或许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追求自己事业的不断成长,是人的天性,基金经理也一样,大多希望能控制更大的资金、获得更多的业绩提成。即使不是商业利益的诱惑,只出于对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江湖地位的考虑,似乎也需要与时俱进,赶上别人匆匆的前进步伐。但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私募公募化”越演越烈之际,在这充满浮躁的规模大跃进中,能否保持住自己的风格特色,不盲从、不贪大,是考验私募明星们能否坚守自己的创业初衷、保留一份真诚、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的真正试金石。?

本文作者为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总经理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