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王亚伟复出转做私募
2012-10-20      作者:窦红梅

王亚伟今年5月离开华夏基金后,去向一直成谜。随着一家叫“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司注册成立,王亚伟去留最终尘埃落定。昔日最牛公募基金经理正式转做私募。王亚伟的低调复出,使得许多网友乐观认为,大盘底部已现。而业内专家认为,离开公募的怀抱后,王亚伟或将接受市场的真正考验。

“王者归来”为何选在前海

尽管一向低调的王亚伟,不喜欢被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可这一次,他仍是没能逃脱公众的关注。近日,有公开信息显示,王亚伟注册的深圳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前海,办公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二道6号武汉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B815房。

一夜之间,这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室,引得国内媒体蜂拥而至。

千合资本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王亚伟全额出资,主营业务为受托资产管理、股权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王亚伟任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

“作为业内唯一在任期间创下10倍以上收益的基金经理,他的品牌号召力足以募集到足够多的客户资源。”一位基金业人士坦言,私募基金要求客户资金量一般要达到数百万元以上,而业内说法是王亚伟将客户门槛定位为2000万元人民币。无论是否属实,王亚伟的客户目标肯定属于超高净值群体。

关于王亚伟未来的投资范围,注册信息显示,他不仅要做阳光私募,而且还有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但是,股市布局作为其长项,业界人士也认为他不可能放弃。

为何会选择前海,或与前海属于政策试点先行区有关。今年国务院批复给前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当中,支持设立前海股权投资母基金。这解决了不少股权投资基金正遭遇的募资困难的窘境,目前前海已经成立了几十家私募基金。

此外,在前海投资公司还可享受不少政策优惠,比如税收优惠。据前海管理局经营发展处工作人员介绍,前海具体的优惠政策虽然还需要国家部委的进一步支持,但大体方向是税收减按15%征收,“千合资本和其他企业一样,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都享受同样的政策优惠”。

私募成公募经理跳槽集中去处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已经有49家基金公司的92位基金经理告别掌舵人之位。而去年同期,则有47家基金公司的88位基金经理挥别原职位。众禄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2011年,基金公司所有的人事变动次数高达465次,高管离职愈演愈烈,67家基金公司中多达16家公司变更总经理。到了2012年,这种情况仍未改观。

业内有统计显示,私募是公募基金经理离职后最主要的去处之一。

由于A股市场连年熊市大幅下挫,公募基金行业去年全行业亏损超过5000亿元,无一基金公司利润为正。基金公司作为金融产品中“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的行业,基金经理的个人履历、投资风格、重仓股,基金的每天净值变化等,全都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查到,在弱市格局下,投资亏损严重的基金经理们压力“山大”。

王亚伟在离职时,曾经这样表述他离开的真正原因:“我每买一只股票,都会想想散户会不会盲目跟从,会不会导致他们的风险太高,这掣肘了我的投资决策,也是我这几年中面对的最大的投资困境,是我离开的最主要原因。”

显然,投身信息公开尚不透明的私募行业,王亚伟多少可以避免“生活和工作在聚光灯之下”,这肯定是他选择私募的原因之一。

那为什么很多基金经理像王亚伟一样,由公转私?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乐嘉庆认为,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首先是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私募以追求绝对正收益为最终目标;二是仓位控制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由度高,特别适合弱市和震荡行情。此外,由于私募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收益高“提成”也高,所以基金管理人出现道德风险的概率较低。

中小私募面临弱市生存大考

王亚伟是业内公认的“抄底”高手。自今年5月正式离职后,一直销声匿迹,磨剑五个月选择此时复出,难道是提前洞悉了A股市场可能会迎来巨大机会?不少投资者如此兴奋地揣测。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比较最近3年的阳光私募基金收益率数据,无论是公募派、民间派还是券商派,其收益率数据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均在0.7以上,即无论哪一派的私募基金,都无法摆脱大盘的“万有引力”。

统计显示,自从2004年赵丹阳发行第一只私募产品以来,一共有419家私募公司陆续通过信托平台发行了993只阳光私募,其中过半私募仅发行了一只产品,发行3只以上产品的仅占18.97%,不到两成。大部分发行单一产品的私募公司成立于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其中2010年是一个发行的峰值时期,全年一共成立了66家私募公司。

总的来看,有近七成的中小私募,自成立以来没有取得正的平均累计收益。”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许付漪对于阳光私募来说,如果没有取得理想的收益,不仅仅会承受来自于投资者的巨大压力,也很难取得相应的业绩提成。阳光私募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管理费的收入,另一部分则为净值创新高之后的业绩提成。私募一般只能拿到0.5%左右的管理费。这对于阳光私募动辄百万元的运营成本来说杯水车薪

因此,对于阳光私募来说,若想要生存下去,业绩提成这一块就成为决定因素。

但私募经理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的顺风顺水,有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折戟,甚至有基金经理触礁退场。据了解,由于业绩不佳,又缺乏公募基金时投研团队的支持及旱涝保收的年薪,一些从公募跳至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中,已经有不少人遭遇了“清盘”旗下私募产品的遭遇。

目前,市场正行进在一个相对谷底的地位,对于王亚伟来说,将同所有私募基金一起,面临着一场真正的考验。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