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媒体报道
媒体关于好买的最新报道
 
姜广策吕俊两个人的恩怨 从容恩仇录
2012-06-21      作者:宋宇阳

两个人的恩怨

2011年一路震荡下行的行情,拉开了一场闹剧的序幕。主角乃姜广策、吕俊二人,配角有王明伟、郑莹、曾金晶、涂畅等人;此外,还有被裹挟的从容医疗基金客户,以及可能遭到殃及的行业信誉。

大幕:熊市裸泳

2011年12月28日,上证指数创下2011年最低点位2134.02点,低于十年前2001年6月14日的最高点位2245点。

公募基金股债双熊,唯一的亮点是货币型基金,整体取得超过3%的正收益,但也仅仅接近一年期定存。

"去年是"死人行情",只要投资就亏。"一位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

阳光私募遭遇"清盘潮"。九成以上私募产品出现亏损,清盘私募产品达187只。另有大量产品,因业绩差或客户赎回而规模缩水,濒临清盘。亏损、清盘、募集困难、发行失败,成为2011年私募基金的主旋律。

私募行业出现大洗牌。众多老牌私募王者纷纷倒下,尚雅系、新价值系等明星私募产品跌幅逾30%。

2010年度私募冠军常士杉,其重仓持有的高铁板块遭遇崩盘,2011年世通1期下跌逾20%,在600多只私募产品排名中垫底。

先锋投资总裁陆步青对《机构投资》表示,这反映了基金经理没有一套长期坚守的整体理论,还比较急功近利。

一位私募界人士也表示,真正的专业投资者不会只看冠军,而会把视野停留在前三分之一甚至前二分之一。就像奥运会选手,能进决赛的水平都差不多。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冠军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赌对的还是做对的。

人心浮动,股东、高管与核心人物出走频仍。邓继军、彭迅作别金中和;东方港湾钟兆民与但斌和平分手……团队的不稳定性,暴露了私募行业经营层面的压力。

陆步青认为,私募分手反映了部分私募公司缺少企业文化。合作源自合伙人共同的价值观,合作初期就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判断。

"去年确实难熬,但也正常,干私募这行就要承受波动。承受不了或压力太大就不该出来做私募。"该私募人士表示。

主演:隔空喊话

从容投资,姜广策与吕俊二人之间的矛盾在熊市中爆发。

2011年初,从容投资成立风控委员会,由吕俊之妻、从容投资总经理郑莹,亲自挂帅。之前,郑莹曾专门远赴美国考察风控。这一举动为后来的分手,埋下了导火索。

当年,从容医疗表现一地鸡毛。风控委员会开始介入,调整了投资组合并对医疗股票池进行了砍仓。此外,从容投资还建立竞争机制,对一些重要投资岗位设置多位基金经理。为此,吕俊任命涂畅与姜广策"共同"管理医疗基金。

后来,姜广策对媒体表示当时并不知情。嫌隙丛生,分手只待触发。

陆步青认为,行情不好、业绩不稳定是导致合伙人分手的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理念、个人价值观、利益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合伙人靠两个方面维系:一共同的价值观;二利益机制,合作只有基于共同的价值观,才能在行情不好时,求同存异。

第三人王明伟的出现,彻底捅破了那一层窗户纸。

据吕俊对媒体公开的信息显示,2012年3月22日,王明伟与吕俊联系上,向其出示了有关他与姜广策之间的交往材料。因姜广策未能实现100万元委托资金、6.5%的年保底收益,王明伟要求从容投资方面以姜广策的工资奖金补偿。

23日,吕俊就此停止了姜广策所有的操作权限。26日,仅隔一个周末,姜广策微博辞职,随后吕俊微博反击。两个人不甘做"沉默的大多数",高调对掐。

30日,吕俊更是召开单方的新闻发布会,将姜广策的所谓"内幕"一抖而出:姜广策存在代客理财行为,甚至涉嫌"老鼠仓",此外,他还私下参与PE活动。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投研总监乐嘉庆对《机构投资》表示,法律并未明确禁止私募中的代客理财行为,关键在于从容投资如何规定。阳光私募作为公众产品,应尽量避免这种行为。

从姜广策与王明伟之间的邮件、短信,到中间人、王明伟的学生曾金晶出具的保证书和情况说明,一一曝光。吕俊表示,姜广策的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起诉的权利。

姜广策隔空否认,并且表示他的律师会来处理的。而此时,王明伟选择站在姜广策一边,为故事又平添了一抹戏剧性。

乐嘉庆表示,对薄公堂更多的是一种表态。这一事件参杂了很多人际的东西,如果当初就没有约定清楚,最终会不了了之。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也认为,二人对薄公堂的可能性不大,无论胜负,对双方都是负面影响。

跑龙套:草地遭殃

大象打架,草地遭殃。从容医疗客户在经历了高位跳水的震荡行情后,还被裹挟进了个人恩怨的旋涡。赎回还是继续,这是一个问题。

2011年,在大盘的带动下,从容医疗1期暴跌28.22%,从容医疗2期暴跌32.35%,从容医疗3期自2011年2月成立后从未实现过正收益,跌幅一直逼近30%。截至2012年4月,从容医疗1期的单位净值在0.9附近徘徊,从容医疗2期在0.7附近徘徊。无论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二人似乎都难以对客户有所交代。

乐嘉庆认为,私募产品追求绝对收益,出现大幅下跌,除了大盘的因素外,基金经理自身也有需要总结的地方。设立行业主题基金,无疑确认这是个优势行业,但从容医疗跌出了行业的平均水平。

"姜广策出走恰逢市场调整期,仅用这一段时间评价一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是不全面的。"代宏坤对《机构投资》表示。

姜广策在微博分手声明中,号召客户赎回,他将免费做投资顾问。这一举动引起巨大争议,姜广策对媒体解释,建议客户赎回绝不是挖客户,而是考虑到更换基金经理,可能会引发份额赎回和净值波动,最终还是持有者利益受损。

姜广策在否认"老鼠仓"的时候,交代了一个数据:医疗基金总共发行了10多亿元,他自己的朋友在里面的投资就有几千万。只是,在几近被套牢的情况下号召赎回,让他的朋友们情何以堪?

"姜广策离开对从容医疗基金不会产生影响。"吕俊反复强调。

从容投资官网上公布了《为姜广策事件告客户书》,言辞恳切,竭力将姜广策出走的影响降至最低。吕俊表示,从容投资将继续操作医疗基金,未来将由他与医疗基金经理涂畅共同管理。

吕俊提醒:有些客户是从1.4元、1.5元的高位进入的,现在净值在1元以下,即便重新回到1元,仍会让这些客户损失很多。继续,或许是个不二选择。

代宏坤认为,从容分手风波对从容医疗基金的表现和长期走势影响不大,最终还是由市场的总体走势来决定。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赎回,但不会太多,因为投资者一般不会在有较大亏损的时候赎回。

只是,目前也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机构投资》发现,2012年以来,从容医疗1期、3期仍在继续下跌,从容医疗2期也只是刚刚刹住了下跌的步伐。解套,仍遥遥无期。

乐嘉庆认为,如果当初投资者是冲着姜广策去的,那么应该在观察期里保持观望和谨慎。对于新接手的基金经理和医疗团队,有一个判断。

姜广策与吕俊掐架;客户被绑架,进退两难。

画外音:殃及池鱼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信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一个人一旦窥见了饭店杂乱的后厨,就再也难以对满桌的美味提起胃口。

陆步青对《机构投资》表示,频繁的分手暴露了私募行业诚信度还不够,心态太浮躁,内控不完善等问题。

利益输送嫌疑。虽然私募一般并不强行限制员工个人炒股,但这里面的灰色地带可能威胁客户的重要利益。对于尚未纳入法制轨道的私募行业,利益输送会掏空脆弱的信任大堤。

制度建设薄弱。近年,"公转私"成为潮流,然而私募本身多侧重投资,在管理、风控、公关等领域尚且薄弱,不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往往成为"兄弟反目"的导火索。

"在公募只要做好投资就行了,在私募是在做企业。管理和投资不同,做私募则涉及柴米油盐。"私募人士表示。

团队缺乏稳定。私募追求绝对收益,投资者多是投资于特定的人或团队。而私募合伙人因利益、投资理念、管理权限甚至性格等原因,导致其团队稳定性异常脆弱,一旦核心人物离去,投资者就会面临被绑架的风险,进退两难。

"人治"痕迹明显。私募公司多半规模不大,甚至不少以家族模式治理,管理上存在一个"玻璃天花板",发展到一定阶段矛盾就会爆发。

代宏坤表示,夫妻档的局限性明显,经常会依个人意志行事,而不是按制度程序行事。姜广策与从容分手,与这种家族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关联。

而乐嘉庆则认为,家族治理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国外私募基金也多是作坊式的,关键还是在于管理人的襟怀,是否任人唯贤。

职业道德仍有待沉淀。姜广策号召客户赎回,反应了私募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其人员仍然缺少必要的职业沉淀,职业化、规范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位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截至目前,从容分手事件尚未减少客户对他的信任感。

风波总会过去,成长继续。

私募分家:成长的烦恼文

从容分手事件的背后,折射出私募行业的躁动与烦恼。

合久必分

2010年至今,私募分手已上演十余出,掀起了一股小浪潮。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投研总监乐嘉庆认为,当前的表现还算正常,尚不能称为"分手潮"。其实,别的行业分手更多,私募分手所占的比例还很小。

"其实私募分手跟其他行业没有区别,产业界分手更为普遍,甚至走了一个副总裁人们都懒得关心。正如结婚,有的能走下去,有的则最终离婚了,其实当初双方都抱着天长地久的信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

没有开始。2010年4月,新价值投资总监唐雪来离职,随后创立财富成长。2009年,新价值投资异军突起,罗伟广一举夺得当年阳光私募冠军,而亚军正是同样表现不俗的唐雪来,一年前,他还只是《上海证券报》的首席记者。

2009年,唐雪来进入新价值投资,名不见经传。在其担纲新价值1期基金经理过程中,恰逢A股大熊市过后的反弹行情,当年即实现156.66%的收益,业绩骄人,不少客户慕名而来。

唐雪来渐入佳境,如鱼得水。优秀的成绩单成为其"单飞"的重要资本,在新价值停留仅一年,唐雪来便再次出发。如此看来,分手未必在熊市。

没有结束。2012年2月,合赢投资总经理曾昭雄离职,公开的理由是如出一辙的"理念不合"。同时,他带走了3只合赢产品、4个研究员,随后将自立门户,组建明曜投资。业内人士反映,双方是和平分手。

3月26日,从容投资"合伙人"、基金经理姜广策,也因"理念不合"离职。

3月30日,吕俊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当天,合信资产董事冉兰微博离职,表示暂时休息,沉淀一下;需要"静心思考一下该用何种姿态"再出发。截至4月13日,合信1期净值为0.99,表现中规中矩。

先锋投资总裁陆步青对《机构投资》表示,私募行业人员的频繁流动反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一个是从业人员心态太过浮躁,缺乏潜心研究的耐性。

"当前的频繁流动,反映了人们主要从利益出发看待双方的合作,彼此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合作当初即没有考虑未来,一旦出现利益分歧,就首先想到离去。"陆步青补充道。

成长烦恼

近年,私募"野蛮生长",快速机动掩盖了问题。

门槛较低,良莠杂陈;侧重规模,粗放发展;管理随意,风控薄弱;分家频频,内讧不断……不一而足。私募行业亟待一次蜕变成蝶的洗牌过程,从而完成从青春到成熟的过渡。

2011年底,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已多达1789只,总规模更是高达1600亿元,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中生力量。

去年"跌"字当头,私募行业也在跌跌不休中陷入停滞。多年累积的矛盾,再也没有了利润的调和,一触即发。凭借上一年从容医疗极佳表现而志得意满的姜广策,据他自己对媒体的反映,这一年并未拿到奖金,甚至是固定管理费。

对此,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对《机构投资》表示,分手事件的发生最根本的还是私募的内部治理出现了问题。合作前没有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涉及利益时就很容易出现争端,这是国内私募公司内部出现问题的根源。规范的有限合伙的治理结构是未来私募发展的基石。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是导致私募分家的原因之一固然不假,资本熊市所掀起的这股小分手潮即佐证了这一点。然而,被引用多次的"投资理念不合",也并非完全出于托辞。明星人物一般带有很强的个性特征,一山二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

陆步青认为,合作来自于合伙人共同的价值观,合伙人的投资风格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对此,合作初期就应当有一个了解和判断。

业界普遍认为,私募公司采取"家族治理模式"属于正常,因为私募公司一般规模不大,主要依赖从业人员的知识与经验。

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瓶颈,投研、产品、管理、人才、权限、风控、公关等,都跟不上快速扩张的步伐。缺少利益协调机制,导致矛盾一旦爆发,即不可收拾。

当然,私募分家也有单飞的个人诉求。不分牛熊,不分涨跌,甚至不需要理由。

一位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私募分家还跟中国文化有关,中国人比较好面子,开始合作时不好意思把利益挂在嘴边,没有建立起明确的利益分配机制,后来出现利益分歧时就不欢而散。但以后会慢慢改善,具有商业头脑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青春期的躁动和成长的烦恼。"该私募人士一再表示。

制度沉淀

私募分家只是行业发展的阵痛,私募产品追求绝对收益的优势,未来仍大有可观。当务之急,需建构起制度理性甚至企业文化,超越情绪和利益。

陆步青认为,实现价值主要靠:一报酬/激励机制;二投资思路。公募存在太多的限制因素,同时缺少激励机制,优秀的人才缺乏动力。而私募则灵活得多,整体而言,长远看好私募。

"私募行业的人事变动,折射了这个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确实存在财富管理需求。"好买基金投研总监乐嘉庆对《机构投资》表示。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合伙人的理念、价值观,利益分配以及最上层的公司治理结构等,每一个方面都可能产生问题。

"最关键的是最初就选对人,不要随便找个人就结婚。我劝我朋友,一定找一个价值观差不多的。价值观相似就不会老想改变对方,想去挑战。"该私募人士表示。

相遇,酒逢知己;分手,话不投机。私募合伙还停留在江湖状态,义气为上。只是,这种过家家式的冲动,行之不远。

《机构投资》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业内人士对从容分手事件,讳莫如深,不愿多谈。一则旁观者不了解事实真相;一则圈子很小,都是熟人,磨不开嘴。

而接受采访的人士,更愿意跳出两个人的是非恩怨去解读、分析,"约定"、"制度"、"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字眼频频出现,制度比人更可靠,"上层设计"迫在眉睫。

陆步青甚至一步到位,表示私募要建立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最初合作时,彼此的了解比较少,路遥知马力,随着逐渐了解,问题也会暴露出来。中国人讲"生意好做,伙计难搭",此时"和为贵"就体现出来,求同存异,这就上升到企业文化。开始,企业文化的线条可能比较粗,但要随着私募公司的发展不断调整,不断扩充其内涵。

吕俊对《机构投资》回应,一个有理想的企业家,想要追求纯洁的公司治理,超前于国情了。

虽然,从容分手是非恩怨难以断定,但是从容投资的某些做法,或许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私募业界矛盾暴露、频繁分手,或许只是成长道路上的烦恼,为集中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

"流动是个中性词,很正常。私募分手的一个行业特性是,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还比较年轻。一个行业只有经历三十年、五十年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沉淀出一批公司来。需要给它一段时间。"这位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解释道。

阵痛:私募生存状态文

低潮行情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私募行业生存的百态。

阵痛,不过是成长的代价。

公司:剩者为王

2011年股市一路震荡下行,击穿十年前最高点,重新开始轮回。长期标榜价值投资、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产品,遭遇滑铁卢式的挫折。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私募平均跌幅为17.49%,同期公募基金平均跌幅为25.50%,代表市场的指数沪深300则下跌25.01%。从跌幅看,私慕基金没有在弱市中实现绝对收益的目标。亏损、清盘、发行失败,成为年度主旋律。

投机心态暴露。在行情下行的预期下,仍有不少私募公司顶风作案,不仅未能及时止损,反而不断试图抄底,最后却发现越陷越深。这也成为行情持续恶化的重要推手。

先锋投资总裁陆步青对《机构投资》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才发展二十多年,还比较年轻。对于私募来说,表现出来就是比较急功近利,深度不够,看得不够远。在这种情绪下,业绩会忽高忽低;没有内涵,业绩就不能持久。为此,要提高研究水平,强化风控。

洗牌效应显现,一些小私募开始扛不住。据私募排排网统计,2011年共有51只阳光私募非正常死亡,创历史之最。近期,知名私募经理常士杉管理的世通8期与世通9期两只产品,由于跌破清仓线而被信托方单方面清仓。

与依靠提取管理费生存的公募不同,私募主要采取2%+20%的收入模式,即2%的固定管理费加上20%的业绩提成。

陆步青介绍,很多私募公司都拿不到2%的固定管理费,主要靠业绩提成。在产品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20%的业务提成成为空中楼阁,2%左右的固定管理费也多半被信托、银行等渠道拿走,收入来源几近断流。

而支出却是刚性的,写字楼租金、聘请研究人员、营销客服人员、调研费用等等,最终演化成为持续烧钱的实力游戏。

一位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一个基金做到前二分之一,一般人不会觉得它厉害,但是连续四五年,能进前二分之一的只有不到10个产品。投资者是选择一个去年的冠军,还是连续几年能进前二分之一的,我选择后者。后者的水平在各种市场环境下都得到了考验,经验可以复制。"大浪淘沙,似乎可以让一些重视风险控制、强化内部管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私募公司,浮出水面。

"去年应该算熊市,今年总体而言是震荡上行的行情,目前尚看不到大牛市迹象,可能还没有见底。美国的道琼斯已经快回到2007年的最高点,而我们从6000多点跌到现在2000多点,还在半山腰上,其实差距没有那么大。"该私募界人士看好未来的行情。

"未来,跟练武功一样,不一定非要少林、武当,就像金庸小说里蛤蟆功、一阳指,什么都有。去年,很多私募开始做细分市场,有的做定向、有的做量化、有的做FOF。私募开始练自己的武功,而不是一窝蜂地去炒A股。只是,还需要给它们时间。"该私募人士比喻。

经营:穷则思变

熊市下,生存成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一些私募公司备受煎熬。

穷则思变。也有私募公司开始反省,加强制度建设,从容分手即是基于这种大背景。2011年初,从容投资成立风控委员会,建立基金经理竞争机制,关键投资岗位设置多位基金经理。

私募行业至今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制,成为游走在灰色地带的边缘力量。近几年的疯狂生长掩盖了内在的矛盾,一旦速度放缓、制度收紧,水面下的矛盾就会浮出。

从容分手暴露了私募行业所存在的"老鼠仓"或利益输送的痼疾。从私募公司内部看,这涉及治理结构。作为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信任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石。

从外部环境看,私募还有待进一步阳光化,加强信息的披露,以获取投资者的信赖。更为根本的是,单靠私募公司自我约束已经不足以杜绝弊端,阳光化本身只是一种"软约束"的道德力量,有待纳入为法制化轨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应该给私募基金以合法地位。

陆步青表示,当前,私募在利益机制、风控制度、内控制度等方面还很薄弱。这反应了私募作为资产管理行业,还不完美、不成熟。

他认为,可以从"术"和"道"两个层面解决频繁的分手等经营问题:从术的角度讲,进一步细化、规范化私募公司的制度、规定;从道的角度讲,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建立企业文化,将合作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之上,克服人性的弱点。而当前太看重利益。

熊市倒逼了私募公司改善经营,为私募行业下一步的发展扫除了障碍。然而,内部的制度化建设,仅仅限于边边角角的缝缝补补,私募行业亟待一个合法的身份,无论是权利还是义务,都有法可依。

"《证券投资基金法》有望年内出台,有待规范私募,做到有法可依。"陆步青补充道。

人事:流水的兵

就在私募疯狂生长的过程中,"公而优则私",成为公募明星人物的出路。

陆步青表示,公募具有合法资质,在资源占有方面具有优势。但其问题是缺少合伙人机制,就像华夏基金的王亚伟,虽然做得好,却不能分享高额收益所带来的回报。此外,公募的限制也比较大。

相比而言,私募灵活得多,其投资策略和投资风格可以打上基金经理的鲜明烙印,同时没有资金建仓和赎回的限制,可以做真正的长线投资。

只是公募明星未必就能顺利复制到私募。陆步青表示,从公募出走的明星基金经理忽略了,他们的业绩也许是背靠公募公司强大的平台做出来的。投资者有从众心理,有时是冲着这个平台去的,而不是明星基金经理本身。"公转私"后,没有了卓越的团队、渠道、人脉、消息等公募平台提供的资源,业绩很可能表现得差强人意。

对于研究员转型私募基金经理,可能对业绩产生的影响。行业人士多表示,研究员侧重研究,基金经理侧重投资,二者属于不同的岗位,差别还是挺大的。至于否能成功转型,跟个人的素质、特质有关,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了基金经理的素质。

"在中国,研究员有种特殊的压力,好像做不到基金经理就是失败的。而国外不是这样,研究员可以做一辈子,有些地位高于基金经理,甚至可以影响到股价。"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

也有业界人士认为,研究员转型基金经理是好的现象。未来,一个基金经理最好同时具备专业基础和投资经历两个方面,这样会对所关注的领域有一个深厚的知识背景。当然,并非所有研究员都能顺利转型基金经理。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解释,去年从容医疗业绩大幅下滑,主要跟市场整体和医疗板块的下跌有关,与姜广策本身的研究员身份、操盘经历应该关系不大。

私募行业存在着浓重的躁动氛围,自立门户的冲动一直从公募延续到私募,私募分家的事件也不断上演。

熊市下,私募公司缺少利润支撑,面临降薪、裁员;产品大量清盘,基金经理不仅没有业绩提成可拿,而且连管理费都微乎其微,这些因素都会在熊市掀起一股分手小浪潮。

在私募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周期里,熊市只是暂时的考验,市场仍遍布机会缝隙,出走者多选择自立门户,而后自己再面对与他人分手的轮回。

也有后悔的出走者,在熊市这道"南墙"面前,渴望回流公募。有行业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经理准出不准进,回去也只能做研究员或专户理财。一位从公募出走的私募人士对《机构投资》表示,他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更多杨文斌在福布斯的其他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