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简报 —
周一(12.6),沪指冲高回落,三大指数集体走低,创业板指跌超2%回补缺口,两市约3500股飘绿。截止收盘,沪指报3589.31点,跌0.50%;深成指报14752.96点,跌0.93%;创指报3405.93点,跌2.09%。
两市成交额连续32日破万亿,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4亿元,为连续第4日净买入。
— 热点板块 —
从盘面上看,EDR概念、中船系、ST板块涨幅居前,培育钻石、注册制次新股、烟草板块跌幅居前。
消息面上,此前国务院总理表示,中国将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降准。
— 焦点事件 —
1、证监会:“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完全是误解误读
中国证监会表示,近期个别媒体报道中国监管部门将禁止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赴境外上市,推动在美上市中国企业退市,这完全是误解误读。据证监会了解,一些境内企业正在积极与境内外监管机构沟通,推进赴美上市事宜。
2、公募基金自购创下新纪录!年内狂买近50亿元
公募基金自购纪录又被刷新。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91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383只,净申购总金额达49.08亿元,创历史新高。若加上陆彬、王海涛、杨建华、胡昕炜等“基金打工人”的自购在内,今年基金自购规模或已超过50亿元。
— 机构论市 —
中信证券认为,市场等待的几个因素近日将陆续落地,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定调会进一步确认经济逐步恢复的趋势,海外疫情扰动以及美联储可能加速缩减购债规模的担忧对A股影响有限,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下市场易涨难跌,增量资金大概率围绕“三个低位”布局,预计市场在沉寂数月后步入跨年蓝筹行情的临界点。首先,四季度部分经济数据已经显示经济增长仍然有韧性。其次,奥密克戎病毒特性尚不明确,海外高通胀下人民币资产更具吸引力。最后,房住不炒和财富管理两大趋势下,增量资金不断流入,市场流动性极其充裕。
华泰证券称,10月以来市场再平衡主线特征清晰,低增长+高仓位的筹码压力板块资金分流向高增长+高仓位的景气验证板块、高增长+低仓位的热点扩散/困境反转板块。当前至1Q22,预计再平衡的四个方向仍有季度级别行情:明确催化的困境反转(汽零/消费电子等)、尚未完结的热点扩散(专用设备)、政策明牌的景气验证(军工等)、景气或超预期的至暗板块(基建/非银);2Q22后适时布局泛电力链轮动。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国内增长下滑,消费和房地产整体偏弱的特征已持续较长时间并形成共识,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也在提升并可能在逐步接近重要窗口期,总理本周重提“中国将适时降准”可能意味着中国应对增长下滑和信用风险的政策空间仍较为充足。展望后市,A股可能继续相对海外市场更有韧性,内部稳增长的政策预期仍是主导市场表现的更关键因素,整体配置思路上,预计电力设备和专用机械等高景气领域、提价能力强的食品和上游成本占比高的家电、电力、家居、装饰材料和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毛利率有望率先在四季度左右触底。随着中下游基本面相对优势提升,整体配置也将从上游向中下游切换。在宏观环境整体缺乏增长,而上游价格回落叠加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的周期,资金往往将更聚焦可持续增长的领域,中期的市场风格可能仍将逐步偏向成长。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